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系统大佬燃爆全宇宙


推荐阅读: 锦林春家父隋炀帝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华娱之顶流没有假期不空山水念溪风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长子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我在聊斋左道长生我钓的是鱼,不是罪犯啊暮时之辉艾泽拉斯黑镰之锋终焉神话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解释】

  绝学无忧。世俗的人都认为,一个人有才能,有知识,就可以无忧无虑。可是我们看到很多很有才智的人,比没有才智的人还痛苦,因此老子要我们超越这些世俗的学问,才能做到真正的无忧。所谓绝学,并不是老子拒绝学习,不看重学问,不希望我们学东西。他的意思是,我们学了以后,既不要认为自己是饱学之士,更不可以高人一等。“绝学无忧”,其实是一个可以与无为而治互相交换的用词而已。圣凡同。第二十章,老子用很清楚的现象,告诉我们圣跟凡是怎样表现的。圣凡之分,在于行道的功夫。其实在老子的心目当中,圣凡是一同的,叫做圣凡同。圣凡怎么会同呢?其实很简单,当你见山是山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圣还是凡,可是当你见山不是山之后,又能够回复当初的见山是山,你就是圣了。所以同样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就看你有没有经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那种历程。就算经历了,如果不能返回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你就是假的圣人,不是真的圣人,差别就在这么一小段变化而已。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唯”,就是很恭敬地回答——诺诺诺。“阿”,就是很怠慢地回答——阿嗯阿。这有什么区别呢?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大家都怕这个怕那个,你能不怕吗?如果你不怕,那连平常人都没有做到;如果你怕,甚至比大家更怕,那还算什么修道人呢?人之所畏惧的,我们修道的人,也不能不畏惧。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恭敬,对方心里会比较舒服;怠慢,对方心里会比较不好受。那我们对人家就要尽可能恭敬一点,可是人家对我们怠慢的时候,不要去计较。看到别人行善,不必太鼓励,因为一鼓励他就可能变成假的;看到别人做出让我们讨厌的事情,也不要去苛责,因为一苛责他就知道了,原来这样你会发脾气,所以下次还是干老一套,因为他老想气你。老子一再告诉我们,要顺着我们的本性去发展,既不能纵欲,也不能禁欲,因为那都不合人性。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怕,所有人都会怕他。人家怕这个怕那个,我们也怕,但是我们的怕跟他们的怕不一样,我们会把它淡化,让其区别不是很明显。这样才叫做修道。“荒”,是广、大的意思。“其未央哉”,“未央”,是没有尽的、无穷无尽的意思。一般人所畏惧的实在太多了,怕得越多,本性越受到压抑,越不敢表现出自己原来那种诚朴的样子。其中的道理,渺远而没有尽头。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享受盛宴,如同登上高台赏春,而我却独自宁静淡泊,无动于衷。好像还不懂得嬉笑的婴儿。倦怠闲散的样子,好像浪子不知归家。老子一直都在说,什么时候能够回复到婴儿时的状态,我们的修道就真的有成就了。婴儿,老子的常用词,是要我们柔弱无欲。世人都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做的事很对,我却独自认识到我的愚笨和无知。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解释】

  大德的形态,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没有固定的形体。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却有实物;深啊远啊,深远之中却有精气,这种精气是真实可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废去,根据它才能认是万物的开始。我怎么会知道万物


相关章节: 第85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26)第86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27)第87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28)第88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29)第89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0)第91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2)第92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3)第93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4)第94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5)第95章 奇妙之旅自然行(36)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