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匡扶汉室


推荐阅读: 美漫之奥斯本巨型企业荒沙主宰我全家都是逃荒来的镇抚大秦卧龙惊凤魂穿雪中:杀敌变强港娱大佬养成记人在东京,不谈恋爱就会死冥帝,给条活路努力系男神:努力就会有回报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进化从生化危机开始

 八岁孺子如此通晓军国大事,已经很不一般了,徐庶暗暗赞叹:“阿绍果真是一块璞玉啊,若能好好雕琢,长大后才干不可限量。”

  但很可惜,张绍只知己,不知彼啊,徐庶耐心解释道:“确实如此,但阿绍,即便只粗略估算,曹操所率大军,恐有近二十万之众,十倍于我啊。”

  “若再给曹操数月时间,收纳荆州各地降卒,加上江陵舟师,又得数万之兵,则十五倍于我。”

  这种实力悬殊巨大的仗,韩信来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打,更别说曹操之善用兵,世人皆知,谓之为孙子、吴起再世,徐庶越想越沮丧。

  张绍却坚持道:“曹军虽多,但先生别忘了,彼辈是从中原南下的,路上千里疲惫,还容易水土不服生出病来。”

  “而且北方人,不熟悉南方江河纵横的地形,更不擅长水战。至于投降的荆州兵?不过是畏惧曹操的兵势,打起仗来肯定不会尽力。”

  他所言句句在理,有远超外表的成熟想法,让徐庶对张绍的评价又高了几分,已视之为神童了。

  但又觉得此子幼稚未脱,俗言道“料敌以宽”,张绍却是反其道而行,将敌人狠狠贬损,倒是有点赵括谈兵的味道。

  徐庶正要教教他,不料张绍下一句话,让徐庶陡然色变!

  “再者,若真打起来,我方也不止这点兵力,还能得到江东强援作为盟友呢!”

  徐庶愕然,忍不住脱口而出:“阿绍,你怎知江东派人来见主公了?”

  那是前日在长坂发生的事,靠着张飞据水断桥,暂时阻挡虎豹骑追击,刘备与徐庶等人得以在一片林地里暂得喘息。就在此时,竟有数骑翩翩北来,正好和他们遇上,为首者竟是江东吴侯的使者,自称鲁肃。

  鲁子敬是打着“为刘表吊丧”名义来荆州的,但这话徐庶一琢磨就不对劲。

  荆州和江东是三代世仇,吴侯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在襄阳。孙权兄弟一直没忘记这仇恨,数次出兵西征,今年春天终于攻破江夏,杀了黄祖——这才引出孔明建议刘琦主动请命,担任新的江夏太守,以抵御江东进攻。

  所以鲁肃此行,绝非吊唁那么简单,恐怕是听闻曹操南下,急着过来观察荆州形势。

  当时因追兵尚在,情形紧急,刘备等人也顾不得问鲁肃真正来意,只与他一同斜插汉津渡口……

  而徐庶不见了母亲,心境大乱,不肯过江,所以未参与刘备同鲁肃的密谈。

  徐庶只记得次日向刘备辞别时,主公已从昨天的颓唐迷茫中恢复往日神采。

  徐庶没问刘备和鲁肃谈成了什么,他注定身陷曹营,接下来刘备的计划知道得越少,对主公就越好。

  但徐庶心中也猜想:“莫非是江东见曹操势强,鲸吞荆州,有了兔死狐悲之感,唯恐遭其顺流攻取,所以才派鲁子敬来接触主公,试图结盟,并力抗曹?”

  这倒是很符合他老朋友诸葛孔明在隆中时为刘备筹划的大略:“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虽然这只是徐庶的揣测,但若真如此,刘备至少又多了条后路,徐庶真心为主公感到高兴,只将此事藏在心里,在夏侯渊盘问他刘备去向时也隐而不言。

  可令徐庶惊骇的是,眼前的张绍数日来一直在曹营做俘虏,他是怎么知道此事的?



相关章节: 第三章 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更新时间及几点说明第四章 被俘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第五章 但我大受震撼第六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第八章 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第九章 天下最叵信之人第十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十一章 我有一剑第十二章 忍死须臾待杜根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