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推荐阅读: 风起1936东君诗歌选集21世纪精灵传奇纪梦之诗当不成仙婿,只好气运成神了道君:从仙廷小吏开始我的树分身能分解万物工科生的华娱超神:四舍五入我老婆是三王从淘宝老板到娱乐圈顶流红龙冰炎证道诸天九界

  “皇上,大规模的迁徙移民谈何容易,若是搞不好....怕也生出不少事端,自古以来,便以安土重迁为传统的。”

  林适中说道。

  林适中如今已是七十五岁的耄耋老者,曾在很那当南阳府同知,负责该段的黄河治理。

  在其任职二十年间。

  其所在的河段从未发生过绝堤事故。

  对治河颇有研究,如今也特别列席听议,算是作为朱皇帝的“黄河顾问”。

  “传统也要分时候,这要治黄河之本,就要沿河建防洪堤,设置泄洪河道,还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这些可都要占大量土地。”朱道桦想了想后世的治黄经验,侃侃而谈。

  要防止黄河河床进一步太高,根本的办法还是要限制进入黄河的泥沙量。

  只要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少了,在喝水的冲刷下,把大量泥沙送入大海,就能逐渐把黄河的河床降低,而黄河河床越低,发生水患的概率也就越高!

  “朕以为,要治河,便要治本,向辽北移民之事,可以先迁黄河两岸之民开始。”

  朱道桦说道。

  “皇上,在中原搞移民不难,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这些地方,在本乡吃不上饭的贫民极多,所以若是能开放辽北移民,必会十分踊跃!”

  在说话的是另外一名清朝降臣黄钺,安徽芜湖人,是当代颇为有名的画家,同时也在河南当过官儿。

  朱皇帝听说过他倒是因为在后世得到过黄钺的书画,所以对这位清朝大臣颇有些映像。

  如今也入了朱皇帝夹带,怕是要大用了。

  现在大明朝廷南方人太多而北方人太少。

  这可不利于团结。

  所以现在朱皇帝也从前清的一些北方文人士绅士之中提拔了一拨人,另外还在北方开了恩科,设了北榜科举。

  对于朱皇帝来说。

  他其实并不怎么在乎南方官员和北方官员谁更厉害的事情。

  平衡各地官员数量,其实是一个政治问题。

  这可是关系到朱皇帝屁股下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稳的头等大事。

  “皇上,辽东本来就有不少熟地,只要够人,随时都可以进行耕种,麻烦的只是辽北的老林子和松花江两岸的沼泽地,要开发出来还真的要废不少力气。”

  辽地总督彭浚说道。

  “如今辽东有卫所军屯二十三个,每個军屯约有三百户,人口千人左右。”

  “海参崴有军屯十三个,规模也差不多。”

  朱道桦听到彭浚的而汇报之后,沉吟片刻,而后沉声道:“辽东和海参崴得地都算是比较容易开发的,辽东本来就是熟地,乃农耕之所,只是清廷禁止汉人进入才荒废的,而海参崴靠着海,有大海可以运补,所以也容易立足,但若是要深入辽地,这种卫所制的军屯,恐怕就不太适合内陆了。”

  彭浚闻言若有所思,倒是一旁的赵四随后问道:“皇上,卫所军屯以宗族为纽带,以同村同乡关系为基础,能把大家伙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有什么不好的呢?”

  朱道桦闻言摇了摇头。

  他当然不认为这种结构的社会组织好了。

  因为在朱道桦看来。

  靠着同乡、宗族、血缘凝结起来的宗族式的村寨,虽然说有组织方便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容易自我封闭、排他的弊端。

  换句话说。

  在大明能够牢牢控制的辽东,这种宗族式的军屯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毕竟不需要承担太大的对外征战的任务。

  而在兰芳,这种宗族军屯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了——大明在婆罗洲的扩张必须要依赖大明朝廷派遣的军队驱赶当地土著,否则光是靠那些嘉应州宗族,怕是再过个一两百年,都无法全占婆罗洲。

  而这可不是朱道桦能等得起的!

  殖民,必须要打散宗族。

  东北的移民屯垦,将会是大明将来在西域,在南洋,在北美洲等


相关章节: 第二百四十六章、辫子都割了吧第二百四十七章、公审,要依礼治国啊!第二百四十八章、不列颠和沙俄的恐惧第二百四十九章、大明的无敌天兵第二百五十章、此乃大明之患第二百五十二章、人人持枪,人人平等第二百五十三章、陈知县,你要发达了第二百五十四章、西方也有麻烦事儿第二百五十五章、大清的火种第二百五十六章、大清的好学生不列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