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1979我的文艺时代


推荐阅读: 当宠后是个体力活万道吞噬诀拟化者老祖:为了人族不灭,就从了我吧我,魅魔亲王,绝不死于断头台上神阴阳录造孽啊,曹贼竟是我自己欧颜司夜辰退婚后,司少追妻火葬场!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妖:羽邪王缠上身:神医毒妃不好惹

今天,上河村的村民发现姜家好像有什么喜事,老姜姜建国,他的媳妇儿秀莲还有大儿子援朝碰到谁脸上都带着笑,走路更是轻飘飘的,就连干活好似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只是问起来,他们却不肯轻易透露,只说过些时候就知道了。

姜建国一家高兴的原因很简单,小儿子姜玉楼的作品投稿成功,发表在即,而且还拿到了稿酬。

一百八十九块钱嘞!

当时那十几张大团结真的让一家子人喜极而泣。

姜玉楼没有说谎,他真的靠写作赚到钱了,一点都不比在城里当工人差。

改开后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作家们最好的年代,不像九十年代因为物价上涨而导致生活窘迫,现在相对高昂的稿费和相对低廉的物价可以让他们在国内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

物质上的享受只是其次,地位上的提高才是真正地满足了作家群体的精神需求。

自从高考恢复,带动了群众对知识的崇敬以及对阅读的向往,让作家和知识分子群体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作家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数量众多的文艺青年的向往。

姜玉楼给姜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看到了希望,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笑容自然爬满了脸上。

家人有积极的变化,姜玉楼欣慰不已。

同时,他也警告自己不能懈怠。

在收到稿费后,他也投入到了第二部作品的创作中。

新的一天,姜玉楼精神振奋地来到了学校。

在学校门口,他看到了唐月雯。

暗恋的姑娘出现后,他立刻上去打招呼。

“月雯,早啊。”

唐月雯听到姜玉楼的声音,转头笑着道了声“早”。

姜玉楼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女孩身边,并肩而行。

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摸了摸鼻子,然后道:“月雯,小说写得怎么样了?”

“写了一些,多亏有你指点,比之前顺利好多呢。”提到自己的写的小说,唐月雯眉开眼笑起来。

姜玉楼哈哈一笑,接着笑眯眯的说道:“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发表过作品的人了。”

“知道你了不起,大!作!家!”唐月雯捂嘴笑道。

姜玉楼得意扬扬地说道:“大作家可不敢当,不过有的人是不是要叫我老师才对?”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的样子可讨打了。”唐月雯嘟着嘴道。

姜玉楼毫不犹豫地说道:“有吗?我这么好谁会打我,肯定是嫉妒。”

唐月雯看不得他这幅得意的样子,故意打击道:“真想当大作家,老师不是不行,可人家大作家的作品可多着呢,不像某些人,只写了一部作品,就得意扬扬的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谁说我只有一部作品?我现在可是开始投入到人生第二部作品的创作中了。”

姜玉楼爆了个料,惊得唐月雯差点叫出来。

这才多久,他就又开始创作了?

“你的脑子怎么长的,灵感咋就这么多呢?”

她自己写个短篇都痛苦不已,怎么到了他,写作的灵感怎么就象泉水一样,不停的往外冒。

姜玉楼故作惆怅的说道:“这个……可能就叫天分吧。”

“好好说话!”唐月雯恨的牙痒痒。

他虽然优秀,但是也有招人恨的一面啊!

姜玉楼不在搞怪,反而一反常态,颇为深沉的说道:“黄土高原沉淀了千百年的艰辛和痛苦,也酝酿出了无数回味悠远的故事,有这些故事做资粮,我又何愁写不出好故事。”

他在确定了写作方向,扎根于这片黄土高原后,便很注重素材的收取,直到他无意间听到村里的老人唱《兰花花》,他灵光一闪,心中已经知道该怎么写了。

唐月雯一怔,只觉得他说话好有哲理,连她父亲都说不出这些话来。

难道……他的写作天分真的这么高?

简直是老天赏饭吃啊!

姜玉楼见她不说话,挤眉弄眼


相关章节: 第十一章 礼物第十二章 审稿第十三章 过审和新作品的腹案第十四章 《当代》的回信第十五章 稿费到手第十七章 全校闻名第十八章 知青简行第十九章 文学上的共鸣第二十章 伤痕文学第二十一章 姜玉楼当老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