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推荐阅读: 咒术回战:无忧本色我在诡楼当包租婆九级文明太强?放心我会出手楚神大帝传女老板处处针对?姐转身穿回十八岁南宋铁血奸雄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国运:九岁扮演宿傩,吓尿樱花国末世:人人模拟器,我能制定规则七零知青戏精爱吃瓜这个大明有妖魔剑噬九霄

时光荏苒,冬去春来。

朱雄英又长了一岁。

大明也来到了洪武十一年。

洪武十一年和洪武十年最大的不同就是。

朝廷多年打算 丈量土地的决策。

终于得以顺利的推行下去了。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人阻拦过。

有的是当地的士绅,有的是当地的富户。

当然像之前姓刘的那样的小勋贵。

觉得自己有功劳在身,能够扛得住王命旗牌。

甚至还有人暗中撺掇自己手下的佃户和家奴对抗朝廷。

只是这些人明显低估了朱元璋的决心和杀意。

以及王命旗牌的威力。

那些只是自己暗戳戳的对抗朝廷的倒好好说。

起码自己死了还能够保全下妻儿老小的性命。

而那些暗中煽动百姓的人,下场可就惨多了。

视情节轻重分为夷三族和诛九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也逐渐的传遍了大江南北。

敢于对抗朝廷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对于这种局面,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

以及那些朝堂诸公都感到十分的满意。

再加上正好要过年。

百官也纷纷上表称颂。

朱元璋也是咧着嘴过了个好年。

过完年之后,是朝廷正式开科取士的日子。

之前朝廷连着开了两年的恩科。

并且又在恩科之外因为市舶司的原因加开了一次。

不过这一次却不是恩科。

所以天南地北的学子,早早的就开始往京城赶。

连着三年的科举改制,再加上杨永年的大名在朝廷的刻意操作下。

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年轻的士子们也逐渐的接受了新式科举。

想要在科举改制后大展宏图。

至于那些老学究,除了哀叹人心不古,儒道不昌之外。

要么赶紧学点科举改革后要考的东西。

要么就此破罐子破摔,再也无心功名。

不过这无论是对朱元璋还是朱雄英都没有什么影响。

相比较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这点个人的得失,朱元璋等人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开过年,朱雄英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整日的带着张辅在街上闲逛。

至于先前的两个跟屁虫。

朱檀醉心于算学和格物学。

朱柏醉心于诗词歌赋。

已经没有太多的 时间跟朱雄英在一起玩了。

这也让朱雄英心生无限的感慨:

“小张辅啊,还是你好。”

“知道心疼你哥哥,陪着你哥我玩。”

“我那三个叔叔,一个比一个没良心。”

“尤其是四叔,都跑到海津去了。”

“一去就是半年,也不怕自己媳妇跟人跑了。”

张辅本就比朱雄英年纪小。

并且也没有朱雄英的生而知之。

所以朱雄英的话只是听了个大概意思。

挠了挠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朱雄英对此也不在意。

只是随便的吐槽一句,当个玩笑罢了。

逛到中午,两个人便想着找个地方吃饭。

看着近在咫尺的天下第一楼。

朱雄英却没有带张辅进去。

而是在距离天下第一楼的地方。

找了一个规模还行的饭馆走了进去。

虽说天下第一楼的名声早就已经响彻大江南北。

但是里面的菜品也着实不便宜。

除了那些有钱的富贵人。

平常人除了请客吃饭,轻易也不会选择去天下第一楼吃饭。

所以别的酒楼才算是有条活路。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承担得起天下第一楼的消费的。

对此朱雄英也不在意。

本身成立天下第一楼,就不是纯粹的卖饭菜。

价格定的低了,来的三教九流闲杂人等,也收集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在侍卫的陪同下。

酒楼小二只当是谁


相关章节: 第210章 痴迷于格物学的朱檀第211章 对纺纱机的改进第212章 朱雄英的格物考试第213章 朱雄英的打算,草原化为大明的牧场第214章 朱棣姚广孝惺惺相惜第216章 科举监考的改革,轮换制度第217章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第218章 大明的科技种子第219章 朱雄英的考题第220章 考试结果,小汤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