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天杀明京


推荐阅读: 带着无敌系统闯异界娱乐:开局教小鲜肉做人不灭战途浴血归来,我有七个大佬姐姐离婚后,前妻带着三宝回来虐渣男快穿之卷王拿错炮灰剧本啦!修仙神鼎无双修罗重回花都永恒剑祖我被面冷心狠的王爷宠翻天让你飞升仙界,你怎么还成强盗了?人在大武,开局举屠刀灭奸臣

话说魏忠贤于午时在小皇城见完周公公后,看到窗外几许和煦的阳光,透过晶密的珠链洒落进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许显纯让杨涟土囊压身、铁钉贯耳,固然败坏了咱家声誉,但也让那些乱臣贼子知道这就是和我九千岁作对的下场。”

忽然外面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声惊雷,狂风骤起,卷着沙尘,鬼哭神号似的刮来。魏忠贤内心一沉,京城这些天反覆无常,莫非会如徐光启日前说的天变前兆?说起这徐光启,九千岁可是又恨又爱,恨的是其自命清流,即使九千岁礼贤下士,还是一副不屑与宦官为伍的态高傲度;爱的是徐光启确实有才,尤其引用西洋之术谈天论道更是朝中无人能辩倒。然而也因为徐光启一来恃才傲物,二来信洋教、学西术,因此朝中众人无论是归附魏忠贤的浙党等,还是东林党等人,都对他的天变论嗤之以鼻。朝野上下,懂得欣赏徐光启的就只有天启和他九千岁,不同的是,天启好玩因此喜欢徐光启送给他的西洋器具,而他九千岁确实是真心实意欣赏徐光启的才华,若能为己所用,尤其他对天变之说,更能煽动人心,改换日月。

正想着,却闻术士魏文魁前来求见。九千岁心想这魏文魁自称为大明袁天罡,但其天文地理之学远不如进士出身、学贯中西的徐光启,只是徐光启不能为己所用,只好退而其次任用魏文魁,再说魏文魁这套江湖术语用来愚弄普罗百姓为他魏忠贤民间造势也未免不是一件坏事,想到这,便挥手让人宣他进来。

看到魏文魁,魏忠贤直接冷冷说:“魏文魁啊,你自许袁天罡再世,今早和徐光启论战可是不费吹灰之力而大获全胜啊?”

魏文魁自然听得出魏忠贤的讥讽之意,但脸不红耳不赤,“徐光启学的是西洋之术论天文说地理,最多也就看得出地震水灾之类的先兆,而不才学的是天机宿命之道,可帮九千岁问鼎乾坤!”

魏忠贤大笑:“连徐光启都说不过,还什么问鼎天下?”如此狂妄之人,若是平时,九千岁早已让人将其拿下,但现在心情尚可,所以姑且让他说完。

魏文魁不慌不忙说道:“小人之辩,乃逞一时口舌之快,盗虚名于民间凡夫俗子;智者之辩,乃是关系到天机宿命、国策运数,一如姜太公、张子房留名青史。不才耻与徐光启之流做匹夫之争,但闻九千岁爱才若渴,因此不才斗胆奉上一本奇书,顺天应人助九千岁成就大业。”

魏忠贤举起茶杯,漫不经心说:“什么奇书?是你魏文魁自己写的吗?”

魏文魁奉上一张细小绢帛,“九千岁可否听说过烧饼歌?”

魏忠贤正要伸出嘴唇润一下茶杯的水露,听到烧饼歌这三个字,猛然舌头颤抖,举着茶杯的左手一震,像是被行雷闪电击中似的:“你说的可是传说中的烧饼歌,就是当年刘伯温给太祖皇帝算的密书、禁书?据说这书算计到大明的国运,但两百年来无人见过此书,真假不知!”

魏文魁本来内心还带着点忐忑,而今却是胸有成竹说道:“话说当年洪武爷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闻刘基进见。洪武爷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着咬了一口的烧饼。刘基入殿后,洪武爷问:‘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 刘基屈指一算答:‘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所见碗中为一烧饼也。’ 洪武爷大悦,于是边吃烧饼边请刘伯温算计大明国运。”

看到魏忠贤点头,魏文魁打开绢帛,“这就是刘伯温的烧饼歌,九千岁请看是否刘伯温真迹?”说到“真迹”二字,魏文魁刻意放缓语速、加重声调。

原来刘基除了通经史、懂天文、识兵法,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外,还是一个书法大家,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刘伯温的书法深得赵孟頫和二王书法影响而用笔平顺,结构匀称,其姿态朗逸的书风,修外柔内健,外儒内道的气质,形成自有特色,尤其《行书春兴诗八首


相关章节: 第十二章:大浑河殇(3)第十三章:辽海崩溃(1)第十三章:辽海崩溃(2)第十三章:辽海崩溃(3)第十三章:辽海崩溃(4)第十四章:烧饼歌谶(2)第十四章:烧饼歌谶(3)第十五章:漕帮故事(1)第十五章:漕帮故事(2)第十五章:漕帮故事(3)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