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代晋


推荐阅读: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白月光醒后老公要离婚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都市第一剑仙雪中:武当王也,未婚妻徐渭熊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临安不夜侯都市大医仙捡个女帝当老婆暗海反杀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我在恋综文里当万人迷

  冬日日短,太阳下坠的飞快。很快便是暮色四起,周围的光线黯淡了下来。

  在沿着宽阔大道下了南城山岗,穿过平坦的长干里的聚居之处之后,前方一条玉带缠绕,碧水横栏。

  就在李徽的眼皮底下,仿佛是欢迎李徽的到来一般,秦淮河两岸的灯火开始次第亮起,很快便如繁盛的星河一般灿烂起来。

  秦淮河水倒影着灯火,宛如一条流淌的星河一般。远远望去,秦淮河南北岸边人流如织,歌声飞扬。路旁的小吃摊升腾着热气,店铺的灯火里车马穿梭,繁忙无比。

  李徽这才明白谢玄所说的还没有进城的概念是什么。和南篱门下来的情形相比,这里才叫真正的繁华。即便是天已经黑了,依旧没有丝毫的影响。这些人悠闲的在河岸长街上徜徉,在秦淮河两岸游玩走动,店铺也不打烊,或许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李徽对建康城的认知还并不深刻,他知道建康繁华,却不知道建康城繁华到什么样的地步。以吴郡等地作为对比,那可是太小看建康城了。

  建康城原来叫建业,乃东吴故都,当年孙权称帝便定都于此。

  但在东吴时期,建业其实规模还不大,总人口不过六七万户,方圆不过十余里而已。

  如今的大晋都城建康,虽然是以建业为原址建立的城池,但是其规模,人口,繁华程度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大都。

  五胡乱华之时,北方士族百姓衣冠南渡,十余年间便达百万之巨。其后数十年间,北方纷乱,陆续有南渡之民,到现在具体数量已不可考。但是粗略估计也有一百五十万之众。

  南渡士族百姓中的一部分被安置于各地的侨郡侨县,一部分被阻挡在江北之地,但是其中许多人抵达了都城建康安居下来。

  从那时起,建康城的人口便开始膨胀,规模便开始扩大。数十年间,原本人口只有不到二十万人的建康城,如今已经是拥有二十多万户,人口高达八十万的超级城池。

  原本方圆不足十里的城池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百姓。于是乎大晋朝廷开始扩建都城。以内城作为原点,向四周进行扩建。以逐渐形成了北临玄武湖和钟山,南抵秦淮河,西接长江江堤,东抵青溪河畔的主城格局。

  但这样还不够。随着人口的增加,不得不在外围再圈出城廓来,建造篱门篱墙,形成内城外廓的格局。

  其实,严格来说,建康城真正的城墙只有两道,一道内城城墙,一道是外城的城廓城墙。而所谓的主城区便是以秦淮河和青溪作为界限。内为主城,外则为百姓聚集区域。

  事实上所谓的第二道城墙,可以被理解为一道河水的城墙。这可能是史上第一座正儿八经的开放式城池。当然是在外围城廓的篱门成为正式城墙和城门之前。

  而建康城的独特之处还不止于此。建康城除了台城这座内城之外,在城廓之内,主城之外的区域建造了大量的小型城堡。

  西侧长江岸边西篱门外有石头城,西篱门内有西洲城,东侧有东府城,南侧有丹阳郡城,冶城,北面有白下城,宣武城,南琅琊郡城等等。

  这些小型城堡大多为重兵屯驻之所,驻扎着拱卫京城的中军各营兵马,作为维持治安,拱卫台城的重要力量存在着。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卫星,围绕着内城分布,拱卫着京城的安全和治安。

  当然也有些城堡属于专门的作坊机构之所。比如冶城便是冶炼作坊的聚集之地。朝廷冶炼金属,铸造兵器等事务都集中于此处。

  建康城,在作为大晋的都城数十年之后,如今已经是一座拥有八十多万人口,六万驻军,十几座大小城堡。外廓城方圆已经达四十余里的超级大都城。

  这里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水路四通八达交通通畅,不仅


相关章节: 第二二七章 卖马第二二八章 知趣第二二九章 新居第二三零章 灭国第二三一章 京城第二三三章 新宅第二三四章 乌衣巷第二三五章 谢公屐第二三六章 纵论第二三七章 惊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