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代晋


推荐阅读: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白月光醒后老公要离婚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都市第一剑仙雪中:武当王也,未婚妻徐渭熊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临安不夜侯都市大医仙捡个女帝当老婆暗海反杀美食:随机摆摊,顾客追我十条街我在恋综文里当万人迷

  次日清晨,李徽洗漱完毕,正准备带着大春大壮等人出门去门下省的时候,忽然门口一骑飞驰而来,停在了门口台阶下。

  马上是一名青衣仆役,下马后向李徽拱手行礼。

  “敢问是李家小郎么?小人从谢府而来,奉我家女郎之命,来给李家小郎送些东西。”那仆役说道。

  李徽正诧异间,那仆役取下马背上的一个长长的木箱,恭敬送上。大春将木箱接过,当场打开,里边放着一个长形黑色锦缎布囊。木箱里还有一本厚厚的线装书籍。

  李徽不知为何物,先取过布囊来,解开上口的栓绳,缓缓从布囊中抽出一管长笛来。那长笛通身亮紫之色,通体匀称,长约两尺。紫色的笛管上还有一些精美的纹路,笛尾挂着紫色锦绦流苏,一眼可知此笛甚为名贵。

  仔细观瞧,笛首雕有四个浅浅的篆文小字:紫萧风鸣。虽不明其意,但很显然这是这只笛子的名字。拥有自己的名字的笛子,外表又如此的拉风,很显然此物绝非凡品。

  李徽又拿起那本厚厚的书册来,翻开扉页,三个娟秀的大字跃然纸上:笛技集。再翻一页,居然有小楷写的序文。

  李徽快速的读了一遍序文,这才明白,原来这是一本笛子的使用分类保养和吹奏技艺的书籍。却是谢道韫亲自编纂的关于笛子的专业书籍。

  谢道韫在序文中写道:……横吹之技,流传久远,道蕴有感于谱系庞杂,材质音律形制技法之杂,笛曲轶失者众,故生出总集整理之念。……道蕴笛技平庸,律学浅薄,此为自娱,如为后世之人有所裨益,则为意外之喜,不甚荣幸。……此集为道蕴音律总集之四也。

  序文之中写的清清楚楚,这便是谢道韫所著的有关丝竹乐器的专业性书籍,是她个人编纂而成。除了这一本,她还编纂了其他乐器的专业性书籍。因为序文上写着,这是音律总集的第四本书。

  在往后翻看,便是介绍笛子的各种形制材质音色音调等专业性的知识。辅以图形和标注。连续二十多页都是如此。然后便是入门技法和充斥着大大小小的黑白点,标注着各种音调名称的笛谱了。有的半页而已,有的长达数页。

  整个一本书厚达两三百页,全部是用簪花小楷手书而成,上面的图形也是人手绘制而成。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看得人眼花缭乱,令人赞叹不已。

  李徽粗略的翻看之后,心中钦佩之极。原来谢道韫被称为大晋才女,绝非是浪得虚名。她居然能够编纂出这些专著书籍来,全凭一人之力,手书编纂。光是这份沉静的心态便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还只是一本关于笛子的书籍而已,看起来她至少已经完成了四本这样的专业性乐器音律的书籍。可以想象,在无数个夜晚,谢道韫在灯下独自编纂撰写,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而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李徽除了佩服赞叹之外,无话可说。

  “这是我家女郎给李家小郎的信。”那仆役取出一封信来,躬身呈上。

  李徽接过,打开信封,取出素白信笺,展开细读。

  “昨夜叨扰,还损坏了你的一管竹笛,颇为歉疚。思来想去,甚觉不妥。故而命人送一管竹笛作为赔偿。此笛名‘紫萧风鸣’,虽不能算是名贵之物,但也是我偶尔得知的一管很好的长笛。还望君笑纳。昨晚李家小郎说想要学习音律,道蕴认为,笛子是易于入门的乐器,上手入门都很快速。一般人半年便可吹奏,如李家小郎这般聪慧之人,三个月便可入门。不过,若想钻研其中,成为横吹大家,则学无止境,恐无数年乃至十几年难以大成。但李家小郎只是浅尝辄止,便无需考究了。”

  “……随信的那本书,是道蕴闲暇无事时编纂的有关竹笛的知识曲谱,有详细指法以及一些相关知识。这些并非道蕴所创,乃道蕴搜集整理所得,或对


相关章节: 第二八七章 浮生(四)第二八八章 浮生(五)第二八九章 浮生(六)第二九零章 浮生(七)第二九一章 浮生(八)第二九三章 剧变(一)第二九四章 剧变(二)第二九五章 剧变(三)第二九六章 剧变(四)第二九七章 剧变(五)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