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尘斋姑娘 01章 姑娘与牌坊

01章 姑娘与牌坊


推荐阅读: 有了外挂之后龙婿陆凡穿成大佬后我被团宠了傲娇弃妃不能惹战锤神座重生归来在偏执薄少心里撒个欢上门龙婿陆凡我其实并没有异能小说龙婿陆凡万蛊虫皇盛唐陌刀王酒店供应商

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云南丽江金谷坝子一户普通的人家。

仲秋的晨曦初露,蒙胧的晨色伴着微凉的秋意调皮地悄悄钻进窗户,轻柔地抚弄着还没睡醒的王云惠俊秀光滑的脸庞。

仰躺的十五岁少女均匀地呼吸着,胸部的被子有节奏地律动起伏,抒写着闺房的静谧。

“砰砰砰——”几声敲击声从窗户传来。

“起床了!懒虫子,哈哈哈。”

“还不快起来!好多人都去了。”

“昨晚你说得最好,今天起得最迟,你这王懒虫,嘻嘻嘻。”

窗户外几个少女叽叽喳喳地叫着敲着说笑着,调皮的玩笑声搅破了清晨凝滞的清冷空气。

其实,第一声敲窗声一响,王云惠就醒了,她故意装睡着,看这群疯丫头会闹出什么名堂。

差不多了,她一把掀开被子,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跳下床打开房门放外面的姐妹们进来。

她一边跟她们说笑着一边麻利地梳洗打扮。

东山顶上一片火烧云越烧越旺,霞光从山顶泻下,给刚秋收完的金谷坝子披上一件漂亮的金纱。

霞光中,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朝村南的大路口走去,他们边走边议论着今天要去看的热闹,村里三十多年来的一件最大的事情——立贞洁牌坊。

是的,村里正在修建一座高大的贞洁牌坊,牌坊旌表的人名叫宋琼贞,人们都叫她“宋大孃”(注:此处念一声niang,“孃”为“姑姑”之意)。

宋大孃今年80岁,是远近闻名的“斋姑娘”(注:此处“娘”字同孃也念一声)。

“斋姑娘”现象是云南丽江地区,尤其是定盛县的一种特殊的风俗,而这金谷坝,又是斋姑娘的故乡。

在中国,只有广东肇庆的“自梳女”是与其类似的一种风俗,另外再无其它,但二者不完全相同,自梳女多群居,而斋姑娘象普通姑娘一样居住在娘家。

“斋姑娘”是这样一群女子:她们的生理没有任何问题,在生理上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但她们终身不结婚。

一些农家留“斋姑娘”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儒雅贤达人家的象征。

一些农家留“斋姑娘”则是因为家庭的原因,要留一个全心全力为家庭服务终身的人。

她们一般每月初一,十五,这两天吃素,其它时间和常人吃的基本一样。

她们也信佛念经,但只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才集中到寺庙里念,其它时间则靠自己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独立修行,这正是她们和尼姑最大的不同。

另外,由于生活在“凡夫俗女”之中,她们也就有许多与性相关的禁忌。至于“斋姑娘”这种特殊的风俗的来历,大至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由于金谷坝的人多数是明朝“湖广调卫”而来的汉族,他们带来了佛教文化,而当时定盛的少数民族没有寺庙,他们暂时也还没有能力修建寺庙,于是便在家里留养“斋姑娘”这种特殊的修女来完成佛家思想。

第二种说法是,此地的女子和家庭都非常看重贞操,这种风气使乡间为“守节女”立“贞洁牌坊”赠“贞洁匾”大为盛行,再加上官方的推崇,便逐渐形成了留“斋姑娘”这一风俗。

第三种说法是,这里的不少人家认为,一家人留了斋姑娘,就有了好“修行”,就能家运顺畅,世代兴旺。

民国初年最盛时这里的“斋姑娘”曾达数千人。对于“吃斋”专一的斋姑娘,所有人都非常尊重,对其中特别突出的,乡人自愿捐资立牌坊予以旌表。

在显眼的村口主干道上拥有一座高大的牌坊,不仅是被旌表的斋姑娘本人的荣耀,而且也是她所在家庭甚至是所在村庄的荣耀。

今天是东河村为贞洁牌坊上顶子的日子,相当于建房的“上梁”,将有个简短的仪式,之后还要大宴宾客。

王云惠和几个好姐妹打扮得干净利落,说说笑笑地往村口走去,姐妹们你指一下她的头发,她理一下你的衣服。

她们品头论足着各自的打扮,


相关章节: 02章 怪!牌坊竖不起!03章 火山王女儿04章 姑娘要吃斋05章 你当了,我怎么办?06章 断指为誓07 收头更名08章 不能正视男人10章 坏人会是谁?09章 玉米林中遇险十一章:宋大

也许你还喜欢: 长安姑娘红尘问道红尘岳姑娘红尘姑娘投稿红尘姑娘歌曲红尘姑娘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