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镇海王 第4章,怎一个苦能形容

第4章,怎一个苦能形容


推荐阅读: 超智能军团我的美利坚总裁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一代霸主齐桓公大隋的万界远征起源之祸空间之寒门孤女柏先生的定制女友计划柠檬解忧屋传送双生我养的狼崽相公也穿了烟花散尽似曾归

会帮忙,大家都是记在心里。  下河屯不大,刘晋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就逛完了,村里的青壮都在田里面忙着,现在正是种冬小麦的时候,稍微大一点年纪的孩子也都要拿起锄头,下地干活。  整个村里面也就只剩下一些年纪很大,已经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以及一些带娃的妇女,到处乱跑、乱走的小娃娃。  “还真是够穷苦的,所谓中兴也不过如此。”  逛完了村子,刘晋也是忍不住连连摇头。  整个下河屯都非常的穷,家家都穷,破烂的茅草屋、泥土房,人人身上穿的衣服都非常破烂,脚上连双鞋子都没有,草鞋都是奢侈品,刘晋甚至于看到了一些小孩子光着屁股走来走去。  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又黑又瘦,有些甚至瘦的皮包骨头,犹如生了大病一般,但其实只是因为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导致的。  要知道此时正是弘治十年,弘治皇帝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了,一向勤俭节约,非常反对奢靡之风,朝中大臣也都一些正直之辈,素有贤名。  应该说在这样的统治之下,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还是不错的,可是此时属于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以整个下河屯来说,40多户家庭有自己田产的仅仅只有一半,剩下的20多户家庭全部都是没有任何田地,只能够靠给地主种地为生,也是村里最苦的。  有田的20多户家庭,家里的田也不会太多,顶多也就是三四亩,可是家家户户哪家不是有个七八口人,多的甚至有十几口、二十几口人。  田地的产出非常有限,光靠几亩地想要养活这样的大家庭,可想而知大家的日子了。  刘晋家有十几亩田地,仅仅只有王氏和刘晋两个人,这算是下河屯里面的富有家庭了,靠着十几亩田地才能够送刘晋去读书,否则的话,根本就读不起书。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土地的问题。  每一次的朝代更迭,最重要的土地都会发生一次巨大的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现象都会慢慢的越来越严重。  明朝开国已经100多年,土地兼并也已经相当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田地,成为富户的雇农,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种地,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  至于那些有点田产的家庭,其实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各种各样的税赋等等最终都会落在这些人的身上。  至于那些大地主、大士绅,他们往往都拥有免税的特权,坐拥大量良田,却是不用纳税、交粮,但是朝廷要维持运转,没有税赋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拥有特权的士绅越来越多,他们霸占的田产也越来越多,而税赋则是慢慢的转移到了那些拥有少量田产的农民上面,税赋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重,最终又会加剧了土地的兼并。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有田产的农民都会将田产投献到拥有免税特权的士绅名下,最终朝廷这边收取的税赋也会越来越少,偌大一个明朝,到了现在一年收上来的税银也不过300多万两,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遇到好年景,勉勉强强还能够活下去,可是一旦有个天灾人祸什么的,老百姓根本就很难生存下去,于是就会出现流氓四起、无数的陈胜吴广纷纷出现的乱世景象。  刘晋一边走,也是一边结合下河屯的情况不断思索。  刘晋看过很多的历史小说,关于明朝的历史小说就有很多本,明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和历朝历代一样,都是土地兼并的问题,至于小冰河期、内忧外患、党争、厂卫什么的只是外因,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九九九  “想这些做什么,还是先想一想自己的事情才是真的。”  很快,刘晋也是摇摇头,自己一个平头老百姓,没有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还是要想办法先让自己过好才是真的。  逛完了村里,刘晋也是朝着海边走去,下河屯靠海边,离海边很近,仅仅只有几里路,这个海也就是后世的渤海。


相关章节: 第1章,开局连把刀都没有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3章,母亲王氏第5章,煮盐第6章,发财的路子第7章,精炼盐第8章,雪盐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0章,卖盐是个大问题第十一章:赵二虎

也许你还喜欢: 这个大明太凶猛仙在大宋大明镇海王 123读穿越大清的倒爷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 小说大明镇海王txt下载大明镇海王顶点重生西周做领主大明镇海王无错大明镇海王小说123诸天福运诸天最强大佬大明镇海王笔趣阁统计大明大明镇海王123大明镇海王小说穿越明末倒爷大明镇海王TXT大明咸鱼明末开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