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 第230章 王斌的困惑

第230章 王斌的困惑


推荐阅读: 亿万拔刀我捡了只重生的猫诸天最强大佬超神学院之否定虚空哈利波特之血猎者全球攻防战洪荒星辰道从投胎开始带着系统我用废铁造星舰凤羽千年天师灵狐传元素的主人

虽然这么说不对,甚至有点不尊重患者。

但当张子凡第一次近距离,从冠状位的视野看一个打开的头颅时,里面粉红色的脑组织,确实不由地让人联想到新鲜的猴脑。

尤其是为了充分固定患者的颅部,整个脑袋被烧烤架一样的头架死死固定住,更是让人看着不寒而栗。

即便是张子凡这样有着充分颅颌部手术经验的专业人士,看到这样的场景也会心中打鼓,如果是普通人观摩,确实会让人留下终身阴影。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代医疗机构大部分手术不允许无关人员,包括患者家属在内的人观看的原因之一吧。

不仅仅是预防纠纷,更是为了保护家属的心灵。

这就不得不提欧洲医学在蛮荒时代是多么的愚昧了。

如今好歹大家还是隔着屏幕,想要看一看亲人的手术。

在过去,欧洲的医生可都是当众表演技术,甚至收取门票的。

没错。

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无菌观念,没有什么隐私保护。

东方的产婆好歹还懂找个干净的房间,打盆干净的热水。

可这些坚信“绅士的手必然是洁净”的欧洲医生,不但一年到头从不洗手,更会选择在大学的阶梯讲堂中、城市剧场中、或者他私人拥有的所谓“手术室”中进行手术。

需要手术的病人,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被医生们使用各种放入满清十大酷刑中也能无缝对接的刑具,哦不,手术器械当众屠宰。

而围观手术的观众,则随着患者痛苦的嘶嚎声,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

与其说,他们是来看手术的,不如说,是来看恐怖表演的。

当然,与恐怖表演不同的是,医生如果当场折磨死了患者,还是不会受到好评的。

大家更乐于将掌声和荣誉给予那些出血最少,但切割肢体面积最大的手术高手。

如果此刻的张子凡能够穿越回那个年代,一定会成为佛罗伦萨和威尼斯最有名望的医生。

此时的他,小心翼翼地在显微镜下,使用显微剪刀,锐性分离蛛网膜下结构。

这与许多手术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甲状腺、腮腺等头颈部腺体的手术,一般要求术者尽量以钝性分离的方法分离疏松组织。

所谓钝性分离,简单来说就是尽量不使用剪、切的方法分离组织。

而是采用血管钳、刀柄、剪刀的钝面,或者是医生的手指,一点一点撑开、挤压、轻微撕脱组织。

与钝性分离相对应的,就是锐性分离了。

锐性分离很简单,就是用手术刀或剪刀切割与剪开的文艺说法而已,本质上就是这么一回事。

很显然,钝性分离有很多好处。

第一、它可以减少微血管、神经、肌纤维的断裂的风险。

吃过牛肉干的人都知道,顺着牛肉纤维的纹理,可以很简单将其钝性分离,但想要破坏纤维,垂直其方向撕开,就非常困难了。

第二、也是更加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钝性分离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组织出血。

出血永远是手术医生的最大敌人。

无论是出血导致血容量下降,还是出血影响局部视野,又或者外溢血液造成局部气道的堵塞,都是让人头疼且危险的事。

“XX医院第一刀”,这种称呼,一般都是手术室配台护士叫出来的。

而获得这一殊荣的大夫,除了对于人体解剖熟悉,同时也都有着出色的钝性分离技术。

当然,钝性分离技术也有局限性,总有一些地方是非剪断不可的。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两者结合应用,优先钝性分离。

不过到了脑部手术,事情就反了过来。

道理很简单,钝性分离本质上损伤是要比锐性分离大的。

组织上割一刀,只要不是割到神经血管之类的,四五天就能愈合,且损伤区域非常局限。

但如果是钝性分离造成的牵拉损伤、挤压损伤、甚至是局部组织撕裂,半个月都未必能痊愈。

这种


相关章节: 第225章:王斌第226章 上帝有点忙第227章:王斌第228章 剥离头皮第229章:王斌第231章:王斌第233章 S市离魔都挺近的吧?第234章:舒马赫第236章 额不是他第237章:柳小南

也许你还喜欢: 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txt下载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类似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下载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txt下载棉花糖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txt重生之医药帝国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笔趣阁都市之科技帝国氪金医生最新章节开宗之路123穿越之青年医生系统大隋的万界远征乡镇医生也开挂机床小匠我在诸天收徒忙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类似小说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起点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 一弦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