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玩宋 第171章 第一七一章 研究用法

第171章 第一七一章 研究用法


推荐阅读: 我在地府收破烂(画鬼)[犬夜叉]珍爱生命,远离boss他看到光的背面西出玉门小人通天你好,秦医生纸片恋人滴血彼得堡古董下山快穿之香火成神攻略再入侯门戏精女配[快穿]

,但代价显然是朝中其他人都觉得包拯这人沽名钓誉,差遣自己的下属(王雱)给他写传记。

而王雱那小子,在别人眼里又成了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刀笔吏,在上官的胁迫之下不得不操刀歌颂对方的光辉形象!

见包拯每天憋红了脸,想反驳都不知和谁反驳好,韩琦好心地提醒了他一句:“下回王雱那小子再找你做什么,你得多考虑考虑。”

包拯一直觉得王雱这后辈挺好,听韩琦这么一提,猛地想到近来发生的一切:在王雱和他提出要写传记之前,他并没有听说过什么“开封有个包青天”,王雱和他提出这事之后,相关的传言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包拯犹有些不信:“他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韩琦道:“谁晓得他在想什么?许是觉得没事可做,闲得慌,正巧逮着了你。”

包拯冷静下来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我考虑了怕也没用。”就像这事,即便他不同意,王雱也照样可以去做,区别只在于有没有和他说一声而已。说到底,同僚们也没怀疑错,确实是他昧着良心认下那本传记!

韩琦一阵默然。

他想起文彦博上回写信骂他,说他不提醒还好,提醒之后他背的锅更沉更重了!

韩琦只能承认包拯的话是对的,无奈地说:“最近他应该会消停了。”除了包拯背上点邀名的小污点之外,树立一个“青天”形象对朝廷来说还是很有利的,朝廷定时给各地的出色人才搞旌表,不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向他们学习、引导各地风气吗?他劝勉了老包一番,表示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牺牲你一个幸福全大宋云云。

包拯和韩琦分别,回了家,孙子一见到他就扑上来,要他讲讲新案子。包拯将孙子抱起来,心中想到他对王雱的好感不仅来源于王安石的种种吹擂,还来源于王家父子捣鼓出来的体检章程,他的家属也享受体检福利,因此儿子和孙子都体检查出身体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据王安石说,这主意不是他想的,而是他儿子王雱和他儿媳“玉圭客”想的,当时只在鄞县试行,后来递了折子送到京城,京城才开始普及这项官员福利。

太医说,若是没及时治疗,他儿孙情况危矣!从前包拯觉得体检费时费钱,现在每每抱着孙子,他就觉得体检实在好。

既然只是小孩子爱闹腾,那就随他去好了。

包拯这样想着,面不改色地给孙子包文辅讲起包青天的故事,特别刺激,特别惊险。

包文辅惊叹连连,一脸崇拜地仰头看向包拯:“您好厉害!”

包拯十分矜持地说:“这不算什么。”反正外面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否认了是不?

……

王雱搞完事就跑,拒绝提供任何售后服务。王家此时气氛紧张,因为吴氏已经进了产房,稳婆和女医都守候在侧,等待着新生命的降生。

吴氏已经生过两胎,生产过程并不艰难,但这一次情况非常特殊,孩子还没出生前司马琰就诊出一个意外:吴氏这次怀的是双生儿!

王雱知晓了这事,更紧张了,早早请了假在家,等着吴氏生产。可早上吴氏开始阵痛,一直到傍晚第一个孩子才露头!听到孩子的哭声,王雱也没松一口气,因为他们都知道还有一个,不能马上放松。

直至夜幕降临,稳婆终于从产房里抱出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母子平安。

骤然间多了两个弟弟,王雱和小妹都很欢喜,一人抱着一个去给吴氏看。吴氏已经由女医帮着擦拭过身体,虽然虚弱,精神却还不错,见一双儿女抱着两个婴儿给她看,她忍着身上的余痛露出笑容,问:“弟弟还是妹妹?”

小妹道:“是弟弟,两个都是弟弟!”

吴氏舒了一口气,笑道:“弟弟好,以后能帮扶你们。”不管是在朝为官还是出嫁为人妇,家中兄弟多点都是好事。一开始被司马琰告知这次怀的是双生儿,吴氏还担心是两个女儿,将来一家子重担全压到王雱身上,得知是儿子之后她自然很欢喜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六六章 理直气壮第一百六十七章:李玮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六八章 洛阳见闻第一百六十九章:苏洵第一百七十章 第一七零章 认或不认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七二章 依法治国第一百七十三章:王小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七四章 避暑庄子第一百七十五章:苏洵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七六章 攒传家宝

也许你还喜欢: 玩宋女主戏份多吗玩宋春溪笛晓玩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