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第1404章 荡浊流清

第1404章 荡浊流清


推荐阅读: 我一不小心就僵了大宋枭途逃命吧作者君影帝是这样练成的无光风云我在洪荒证不朽都市至尊神婿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哈利波特之炼金鬼才绝代狂婿天尊萌萌哒落魄小姐升职记

时代的变迁,形势的变化,都是考验人性的节点。赵昺现在也明白了,蒙元入侵江南,大宋沦于敌手十年,对士人来无疑也是一场大考。
有的士人愤而反抗,不惜自身,走上抗元复国的道路;有的人就此沉沦,离群索居,避于世外,寄身于外物;有的怀着故国梦守着心中的信念,却又不得不屈从于形势,苟且于世;有的则背经叛道,投靠于敌,走上了背叛国家和民族的道路;更多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乖乖的做了蒙元的顺民,前朝已成忆梦。
因而十年间大宋的士人阶层已经被撕裂,这不同于学术上的争论,也不同于朝堂上的党同伐异,而是事关人性道德和本心的考验。这就如江河奔流,泥沙俱下,荡浊流清,在不断的奔流和激荡中,有归于清流,有的人潴留江湖,有的则流入粪坑。
但是不论如何,历史的吊诡在于只要王朝更迭,总有部分江南士人会遭到‘清算’。想到这么个结果,赵昺觉得很有些意思,是道循环,因果报应,有些牵强,可是历史上都会上演这么一出。而原因更是各异,尤其是朱老八对江南士饶打压更具有代表性,而原因也更是奇葩。
话历史上的元末明初,江南的士人们也曾面临抉择。一边是经过他们改造的私盐贩子张士诚政权,但其名义上依然忠于大元朝廷;另一边则是出身乞丐的朱元璋,正为了夺取下而洗刷与红巾军的关系。人们皆以为元代普遍存在残酷的民族压迫,但事实是江南乡绅们过得颇为惬意。
私盐贩子张士诚从江北而来,占据了以苏杭为核心的江南大部,与当地士绅地主开启了合作统治,‘开府平江,文士响臻’。由于江南士饶大量参加,张士诚的政权迅速文人化。与逐鹿下的群雄专用武将不同,三位江南文官王敬夫叶德新蔡彦文成为张士诚政权的决策核心。
江南士绅眷恋着元朝治下的太平景象,在他们的影响下,张士诚也满足于保境安民,未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比如在朱元璋陈友谅激战时,张士诚未加以利用,反而在吴地兴建了大规模水利工程白茆港。当时有歌谣表现张士诚执政的这一特点:丞相(指张士诚)做事业,专用王蔡叶,一朝西风(指朱元璋)起,干瘪。
不过乱世中的太平不过是仓促一瞬,朱元璋在消灭了西边的白莲教教友陈友谅后就向东进军。朱元璋集团信心满满,以为江南民性柔弱而张士诚身边也尽是迂腐书生,大兵所至必然望风而降。然而,事实却大大出乎朱元璋意料。
当朱元璋向东进攻张士诚,此时其已占据明显优势,江南士绅绝大多数都对张士诚政权死心塌地,吴民多死守顽抗,战斗异常激烈,持续了近一年。最后张士诚被困于苏州城内,弹尽粮绝而不忍做出人相食之事,只有开城投降。
虽然此前就有刘基宋濂等江南士人归附,但更多的人还是占到了他的对立面,如今他已经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江南的士绅地主却依旧对张士诚保有忠诚。成为败寇的张士诚依然被描述成一位不忍子民牺牲的仁慈统治者。
多年以后,在南京城坐稳了皇位的朱元璋,依然对自己无法得到同样的爱戴耿耿于怀。在明初野史笔记中,到处是朱元璋和吴人相遇,而吴人感念张王的桥段:高皇尝微行至三山街,见老妪门有坐榻,假坐移时,问妪为何许人?妪以苏人对。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最让朱老八愤恨的,莫过于从苏南迁往首都的吴人,依然称张士诚为王,只管他叫老头。太祖尝微行京城中,闻一老妪密呼上为老头儿,大怒。……曰:张士诚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吾为子,此邦呼为老头儿,何也?即命籍没民家甚众。
这些着实可以反映当时社会舆论。而明朝定鼎中原后,江南地主对朱明政权的反应仍旧冷漠,纷纷做起了前朝遗民。朱元璋出身淮西游丐,早年吃够霖主官员的苦头,连年征战又在江南颇受冷遇,对江南人一贯没好眼色。现


相关章节: 第1399章 心中有路第1400章 无功是过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1402章 来不逢时第1403章 阶层分裂第1405章 不免忧心第1406章 发展基调第1407章 近乡情怯第1408章 不守规矩第1409章 心有戚戚

也许你还喜欢: 重生大明御史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小说重生宋末之山河动TXT下载异世超凡骑士重生宋末之山河动txt大宋工业帝国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好看吗重生之我是赵匡胤之子重生之动力王朝重生宋末之山河动下载穿越崖山之大宋崛起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顶点重生晋末枭雄南明雄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啃书网穿越宋末夺天下重生宋末之山河动女主重生宋末之山河动123重生之崖山再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