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明初当王爷 第四百三十章 张家双壁

第四百三十章 张家双壁


推荐阅读: 夺运之瞳杀青香穿书后阮娇娇商道崛起有你我的兄弟赵东苏菲都市潜龙飘零霓虹绝世武枭朱啸紫楹儿容黛霍少霆高冷总裁暖萌宝殷小妍甩牌赵东苏菲花都兵王

比起务实寡言的茹太素,比起一心为民的方克勤,杨勋的性格有些阴柔,做事情也缺乏规矩,但是却最受朱振的喜爱,仅次于对朱振不离不弃的张大舍。

因为这个杨勋实在是太好用了。

莫要怪君主重用奸臣,实在是奸臣很多时候比忠臣好用。

朱振仅仅是一个眼神,杨勋就领悟到了朱振的意思。

煮盐是张家最大的生意,朱振搞出这么一个盐场,张家如何会不关注?

虽然事实上,各家对于朱振扬言的每年超过百万两的利润持观望的态度,认为他只是信口雌黄,但是从朱振的能力分析,世家还是相信几十万两的利润还是有的。

不过,如此一来,张家的煮盐生意势必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最为明显的便是,海盐的产量激增,必然导致海盐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张家如何能够稳坐钓鱼台,无动于衷呢?

淮安目前的稳定其实很脆弱,大家都不惧怕张家真刀实枪的做一场,但就怕张家在背地里捅刀子,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在淮安这一亩三分地,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各家族之间的联姻、结盟、师徒关系使得淮安的关系盘根错节、同气连枝,短短几天之内,朱振在淮安重新打造盐场,改进旧的晒盐的方法的消息就已经开始在淮安疯传,甚至开始传向整个江南。

最后导致整个江南都开始震动起来。

元末义军气势汹汹,其实商人们的生意也是历史上做的非常大的时候。

自从传说当中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以来,“取卤燃薪熬盐”的煮盐之法便世代传承,是时下最重要方式。

晒盐这种方式已经出现了许久,但是却因为条件限制,一直难以广泛推广。

因为沙滩真的不适合晒盐。

可现在朱振居然说改进了晒盐法,比之前的方法要强很多。

若当真如此,可谓给那些以煮盐为业的家族重重的一击!于是乎,当朱振的盐场“招股”消息放出,并且遍邀淮安各大世家之后,几乎江南大大小小与海盐有牵扯的家族全都派人前往朐县打探虚实。

哪怕不能从朱振的手里分一杯羹,也得弄清楚来龙去脉……热火建设中的朐县,顷刻间世家云集。

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张家的。

张家对于朱振的此次找分包商的行为,非常重视。

派来不少优秀的张家子弟。

为首之人,就是目前在张家威风直盖张素卿的张素公。

张素卿和张素公之间感情甚好,但平素并不住在一起,这一次朱振在淮安崛起之后,张素卿便不愿意过分与朱振对抗,相反张素公在这件事情上却一直非常坚持,也渐渐得到了家族的重视。

不过张素公并未因自己的崛起,而对自己的兄弟也丝毫的轻视,甚至兄弟之间的感情却越发的和睦。

因为张素公心里清楚,一旦自己出了问题,张素卿便是自己的乃至家族的退路。

甚至张素公不止一次与张素卿提起,一旦因为自己导致家族出现大麻烦,那么请张素卿一定要提着自己的人头去投奔朱振。

自连云港溯流而上,直奔朐县,传输缓慢,张家子弟站立在船头之上,眺望着两岸的景色,岸上平坦的地段全都被平整,一座座成排的红砖、青砖的瓦房拔地而起,工匠们来回穿梭,在官员的指挥下,辛苦劳作,不时传来一阵阵呼喊声。

“自从进入连云港,这形势便与之前大有不同。

虽然论出身,这朱振八辈子也未必比得过我们,但是论才华,我们却不得不服气这位伯爷,咱们淮安历史也算是悠久,但是像是朱振这般,有才气,有能力的官员却从未有过,大家看,如此庞大的工程,若是没有缜密详细的计划,必然会乱成一锅粥,可是大家看,这工地之上,工匠如此之多,但每一处都井井有条,人多而不乱,那些”那些红砖房不知是何用途,但是显然被分割分配,每一个区域内的劳工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涉又相互攀比,这朱振


相关章节: 第425章 张素公的急迫第426章:朱元璋第427章 胡家门风第428章:胡德涛第429章 危机前的宁静第431章 群英汇聚第432章:张素公第433章 天文数字第434章:张旭第435章 朱振之志

也许你还喜欢: 回到明初当王爷结局回到明初当王爷123穿越之洪武初年回到明初当王爷渤海郡公穿越大明风华之汉王重生明朝皇太孙朱瞻基重生大明小王爷三国之无忧侯回到明初搞慈善大明:开局就称帝重生大明辽王回到明初当王爷免费阅读回到明初当王爷最新章节回到古代当王爷叶灼小说从大明风华开始回到明初当王爷txt免费下载穿越明初当藩王回到明初王爷肃王回到明初当王爷作者渤海郡公回到明初当王爷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