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250章 明朝的愤怒(1)

第250章 明朝的愤怒(1)


推荐阅读: 把欠我的四年还给我我不要成为你的女朋友三国之风起南海重生换个爹最强王者之上我为美食狂星际极乐园知圆重生之假悠闲生活重生娱乐圈全能影后碧血倾心战国改革家

时间,只需要时间

从战绩上看,小西行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指挥官。作为先锋,他击溃了朝鲜军队,并巩固了战果,虽然其他将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李舜臣也过于强悍,但在他的掌控下,朝鲜大部已牢牢地控制在日军的手中。

很快,各地的叛乱将被平息,我们将向下一个目标挺进。

日本正在准备,朝鲜正在沦亡,明朝正在争论。

自打日军六月入侵以来,明朝的朝廷一刻也没消停过,每天都大吵大闹,从早到晚,连个中场休息都没有。兵部那帮粗人十分想打,部长石星尤其激动,甚至主动请愿,表示不用别人,自己带兵收拾日本人。

但他刚提出来,就被骂了回去,特别是兵科给事中许弘纲,话说得极其难听。他认为,把敌人挡在门口就行了,不用出门去挡(御倭当于门庭),此外他还批评了朝鲜,说他们是被人打就求援,抓几个俘虏就要封赏,自己打仗却是望风而逃、土崩瓦解(望风逃窜,弃国于人),去救他们是白费劲。

朝廷大多数人都同意他的看法。

恰好此时,朝鲜国王又提出渡江避难。按说过来就过来吧,可是辽东巡抚又上了个奏疏,说我这里地方有限,资源有限,只能接收一部分人,其余的切莫过江,本地无法接待。

末了还附上可接收难民名额——“名数莫过百人”。

这下朝鲜国王也不干了,我好歹是个国王,只让带一百人过来,买菜做饭的都不够啊!

难民问题暂不考虑,到底出不出兵,几番讨论下来,朝中大臣几乎达成了共识——不去。

事情到此,眼看朝鲜就要亡国,一个人发话了:

“应该早日出兵救援(宜速救援)!”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沉默了,经过商讨,明朝确定了最后方针——出兵。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是万历。

很多人都知道万历皇帝很懒,知道他长期不上朝,知道他打破了消极怠工的最长时间纪录(之前这一纪录由嘉靖同志保持),但有一点很多人并不知道:

他虽不上朝,却并非不管事。

因为一个不会管事、不会控制群臣的人,是绝不可能做四十八年皇帝的,四十八天都不行。

事实上,由始至终,他都在沉默地注视着这个帝国的一举一动。而现在,是说话的时候了。

应该说,这次万历皇帝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判断:日本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朝鲜,一旦吞并成功,增强实力养精蓄锐,必定变本加厉,到时更不好收拾。

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在国外打比在国内打好,所谓“无贻他日疆患”,实在是万历同志的真知灼见。

万历二十年(1592)七月,明朝向朝鲜派出了第一支军队。

受命出击的人,是辽东副总兵祖承训。

祖承训,辽东宁远人,原先是李成梁的家丁,随同李成梁四处征战,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勇猛善战,是一个看上去很合适的出征人选。

看上去很合适,实际上不合适。这倒不是他本人有何问题,只是因为在鸭绿江的那边,有十五万日军,而祖将军,只带去了三千人。

更滑稽的是,他并非不知道这一点,在部队刚到朝鲜时,朝鲜重臣柳成龙出来迎接,顺便数了数队伍,觉得不对劲,又不好明讲,便对祖承训说道:

“倭兵战斗力甚强,希望将军谨慎对敌。”

祖承训的回答简单明了:

“当年,我曾以三千骑兵攻破十万蒙古军,小小倭兵,有何可怕!”

首先我们有理由相信,祖承训先生吹了牛。因为虽然李成梁很猛,似乎也还没干过如此壮举,打下手的祖承训就更不用说了。

其次,祖承训实在是自信得有点过了头。别说十五万名全副武装的日军,就算十五万个白痴,站在原地不动让他砍,只怕也得砍上十天半个月。

但就此言败似乎为时过早,祖承训所带的,是长期在边界作战的明军,战斗力较强,就算和日本人死磕,也还是有一拼。



相关章节: 第两百四十五章:张居正第两百四十六章 谜团(2)第两百四十七章:关白第两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起始(2)第两百四十九章:李舜臣第两百五十一章:沈惟敬第两百五十二章 明朝的愤怒(3)第两百五十三章:李如松第两百五十四章 兵不厌诈(1)第两百五十五章:李如松

也许你还喜欢: 明朝那些事9部txt下载明朝那些事夺门之变明朝那些事儿全集百度云王更新评书:明朝那些事儿(全集)百家讲坛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免费刘纪同mp3 下载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在线阅读全文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简介明朝那些事儿孙一4部明朝那些事儿txt1~9明朝那些事儿完整版txt明朝那些事儿全集精校下载明朝那些事儿大合集txt明朝那些事5全文阅读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完整版明朝那些事儿危害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字数明朝那些事儿txt笔趣阁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载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