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明 第266章 杭州府骚乱

第266章 杭州府骚乱


推荐阅读: 苏锦溪司厉霆帝少狂宠妻你跑不过我吧国民的岳父娱乐圈最后一个女巫剑宗有俩大吃货三转证仙狗皇帝魂穿成了我的猫斗罗之神级反派开局我成了阎罗大帝入赘楚家秦立秦立十年忍辱负重

绍兴府朝廷,对,是朝廷没错。

哪怕窝在平岗山寨,这个原来的土匪窝中,朝廷依旧是朝廷。

随着和约的签署,多铎率大军撤回丰惠和绍兴府。

朝廷上下,是大松了一口气。

都说饱暖思,松下劲来的朝廷官员们,他们心气激昂起来。

他们不去为吴争论功,反而声讨起吴争。

就如户部尚书董应第,他纠结起一批御史、官员联合上疏,弹劾吴争僭越,无视主上,擅自与清廷和谈并签订停战条约等等,列数了八大罪状,大有将吴争置于死地的意思。

这部分人,占了朝廷官员的大部分。

其中不乏正义之士,他们确实看不惯吴争的跋扈和肆意妄为。

在他们的声讨中是这么说的,“临安伯虽然劳苦功高、战功卓著,但其言行已超越了一个人臣的范畴,如果监国和朝廷对之姑息,国将不国。”

“就算将在外群命有所不受,可如此牵扯两国邦交的大事,他竟连派人向朝廷通个气都没有,君不君,臣不臣,临安伯究竟意欲何为?”

“狼子野心,就差篡位自立了!”

……这一声声的声讨,让所有明白人,象钱肃乐、张煌言等人无法反驳,除了张煌言声色俱厉地为吴争辩解过几句,钱肃乐在朝堂中,就没有发过一声。

让人奇怪地是,一向视吴争为逆臣的鲁王朱以海,这时却出口为吴争说了句公道话,“诸公,朝廷陷于平岗山中,若非吴争在前面光复应天府,恐怕你我都将陨命于此。虽说吴争素来狂妄,但事急从权……结果是好的,你我就不必再纠结于细枝末节了吧?至少,吴争此次执意北伐的战略目的,是圆满达成了。”

朱以海的发言,让朱媺娖得以迅速将此事盖棺定论。

“临安伯年少,初居高位,难免心性飞扬狂躁,朝廷将派专使前去申饬。为其及麾下将士论功也须降一阶,以示惩诫……。”

被监国和鲁王这么一说,舆情慢慢平息。

然后,马上就有重臣上书谏言——迁都。

这个提议,迅速得到在场所有人的赞同。

开玩笑,如今绍兴府光复了应天府,那可是大明南京啊。

占据了南京,就等于拥有了大义,说通俗点,对外、特别是对福建隆武朝,说话也硬气不止一点两点的。

于是,君臣上下一致通过迁都事宜。

可问题来了,怎么去应天府?

虽说停战条约签署,可双方达成的是以实占地停战。

多铎已经占领丰惠、驿亭、绍兴府,朝廷要从平岗山转道应天府,只有两条路,一是从上虞或者绍兴府离港出海进长江口。

第二条路是从当初方国安与多铎谈判的钱塘江西部渡江,从陆路穿宁国府北上。

这两条路都得需要多铎让开道路,否则,以平岗山寨如今不足万人的军队,根本无法突围。

可停战条约中,没有达成双方有撤离通道的义务。

也就是说,这时的突围,更大可能会引发又一场交战。

就在朝廷上下为之苦恼的时候,山寨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吴老爹病重。

或许是久居山中潮湿,水土不服的原因,吴老爹的背上长了个疽疮,这些天越来越大,痛起来时,那是生不如死啊。

山寨中军医看过之后,纷纷束手无策,也怪不得他们,这种疽疮在这个时代,就是一种疑难杂症,根本无医。

在朱媺娖、吴小妹、周思敏急得如热窝上蚂蚁时,那些没良心的所谓忠臣义士反而想到了一条路,那就是将这个难题扔给吴争去解决。

他们想到的是,吴争啊,你爹都病危了,你总得想法来看看吧,可你只要来了,就得回去不是,你一回去,我们自然能跟着你离开这破山寨了。

简单、直接有效率!

……。

杭州城因吴争收复应天府,在经历着一场大变。

做地头蛇的莫执念,之前的粮食大战击溃的城中富商、巨贾的心理防线。

而吴争率军高歌猛进,加剧了这种心理


相关章节: 第261章:朱聿键第262章 平岗山攻防战第263章:洪承畴第264章 洪承畴吃瘪第265章:洪承畴第267章:莫执念第268章 父亲病危第269章:占领第270章 借道入山寨第271章:周思敏

也许你还喜欢: 汉明帝刘庄汉明帝派谁出使西域明末汉勇重生之明末定王汉明明末之再铸江山明末铁血反贼明末行军记血染明末大明悍卒汉明距离汉明帝尊师明末贼秀才汉明txt下载悍明汉明全文免费阅读汉明码汉明帝全科医生汉明帝是什么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