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二一九章 假装君臣共治

第二一九章 假装君臣共治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触及利益的武将,是各地的镇守正总权,因为他们是最容易喝兵血的。
可是他们既没资格参加廷议,也没能力振臂一呼,攻入京城清君侧,主要是打不过青州军,也打不过那群良家子为主的京营。
兵政府上下都感觉到独木难支,明显看得出皇帝这是准备把军权牢牢地抓在手里。
至于抓在手里要干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练兵处一旦设立,每年操练定额的人数,定期退伍制度,使得喝兵血只能在练兵处这里喝。
然而练兵处的官职太小,而且集中训练,喝兵血很容易事发。
一旦练兵完成,就要集结成营,整编训练,安排在各地驻守。
在各地驻守,喝兵血也不容易,皇帝肯定会派人随时巡查检阅,轮番入京。
长远来看,整个军改计划是让全国保持一支二十万的常备军。
另起炉灶,待全部军改之后,每年可以省下数百万两的军费,长远看又没有办法说这劳民伤财。
短期来看,军改的步伐也不是很快。
参谋部之类的只是先搭建起来,前期练兵处也只是操练三五万军队,旧有的部队会慢慢进行裁撤,亦或是遴选之后开赴西域、辽东等地屯田。
若说钱财,积累下的平准的军费,省下来不少,西域的平定速度远超众人意料,国库里现在是有钱的。
若说军备,威海已经有了一个兵工厂,既可以造枪又能铸炮,给出的价格也不高,也就和现在军中使用的火绳枪略高一点点。
若说人才,之前的青州军里,军官比例严重超额,很多人都可以提拔出来作为营连军官,或者作为练兵处的军官。
而且本身又有营学三舍制,更换教材,变更侧重点,这也不会有太大阻碍。
一时间反对军改的人都慌了神,不知道该从哪里反对。
如果说要防备藩镇之祸,可这一次军改确确实实把军权收归了中央,指挥权在皇帝的手中。
总参谋部或者叫枢密院,一旦设立,实际上还是文官掌军,只是此文官非彼文官,区别在于出自实学三舍法还是科举法。
不是说学过怎么算数几何就算武将的。
有战功的老将们在参谋部镇场面,其实并没有兵权。
兵权实际上牢牢地把握在了皇帝的手中,出征的时候任命大将统筹,新操练的军队都是正规的常备军。
又因为操练都是相同的操典,真正作战的时候也能直接统合在一处。
军改之后巨量的后勤需求,又使得没有中央的财政,谁也养不起一支这样的军队。
军官们也不会转为文官,只是武德宫的人才依旧还有转文官、掺沙子的机会。
固定的练兵处,又使得各处操练的新军,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阵法就那么几种,连号令都是一样的,空降过来掌军也不是问题。
都说兵将分离会造成战斗力下降,问题在于这样的军队就算战斗力下降,对周边势力也是碾压的。
平准一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都觉得刘钰打的那叫什么仗?可偏偏就是能赢。
没有刘钰,小策凌敦多布就能冲开方阵了吗?
军校开办在京城附近,基层军官都是天子门生、勋贵庶子,就算某地想要造反,基层军官凭什么听命呢?
兵政府尚书回去琢磨了好久,总觉得这像是宋时的枢密院,似乎路子也是要沿着宋时的制度走。可再仔细一想,又不太是。
兵政府日后只怕要沦落到元丰改制之后的惨状,管管车马、仪仗,完全成了一个空壳子?从土木堡之后延续下的惯性,真的要被打碎了吗?
…………
从威海返回京城的刘钰,也是闭门不见客,杜绝了一切风声,就等着那场大廷议。
这场廷议,虽说皇帝应该是支持的,但如果说不出个子午卯酉,甚至在廷议中一败涂地,皇帝的面上也不好看。
如今有了一个鹰娑伯的爵号,他也算是真正有资格参加廷议了,而不是如之前一样只有旁听的权力。
封爵之后就先来这么一个重磅炸弹,皇帝肯定会抓住机会,让刘钰做得罪人的孤臣


相关章节: 第二一四章 另起炉灶办新学第二一五章 海军部第二一六章 军改构想第二一七章 国虽大,好战必亡第二一八章 克虏伯伤害准部感情第二二零章 双簧保底第二二一章 先知第二二二章 烂伤疤不可揭第二二三章 裁撤与移民第二二四章 预备役和实学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