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五零二章 社稷之臣

第五零二章 社稷之臣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皇帝虽笑。
可只一句“君子从道不从君”,便让李欗等人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觉得像是被人从头顶浇了一头冰水,又像是刚刚出了一身透汗却被扔进了法兰西国商栈仓库的冰窖里。
一个个两股战战,却不可能几欲先走,只能是趴在地上,汗如浆出。
谏臣、铮臣、辅臣、拂臣……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荀卿给了这么高的评价。
可前两者,如谏臣、铮臣,也就还好。
那拂臣、辅臣……算什么?
结党成团,逼着皇帝不得不听他的,这叫辅臣。
皇帝有命,直接不听,甚至抗命、夺权,这叫拂臣。
这俩,能被推崇吗?能被皇帝喜欢吗?
从道不从君?
从的,又是哪里的道?谁人的道?
如刚才皇帝反问李欗的那句话,据理力争,从的是谁的理?
你说你的是理,是道理、正理、正确,又是谁规定的?
周公也好、夫子也罢,都是死人了。所以可以为圣。
可他们要是活了,皇帝必也要先派人把他们再塞进棺材里。圣人乱讲话,讲出一堆于君不利的道理,可怎么办?
死人,才能定“理”。
因为,理太多,统治者可以从一大群死人说的话里,找出来一个有利于统治的理。
不是因为他们是圣人,所以他们说的有理;而是因为统治者需要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们成了圣人。
现如今,针对南洋、西洋、贸易、工商之事,这些人,从的是谁的“理”?谁的“道”?
这番话,身份最高的李欗,自是首当其冲之辈。
汗珠打湿了后背,脸上全是冷汗,好半天,李欗才伏地道:“儿臣不敢做拂臣、辅臣!”
“古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拂臣之重,除非故事里的事,现实里谁人可当?”
“至于辅臣,儿臣知前朝故事。衮衮诸公,清流大义,倒逼朝廷,而至天下大乱。只恐以辅臣之名,而行朋党之事,儿臣不敢为。”
“儿臣,只愿为铮臣、谏臣!”
然而,这个答案,依旧引来了皇帝的笑。
“呵……铮臣?谏臣?”
“此一时,彼一时也。”
“荀卿言箕子,乃谏臣之典范。只说箕子劝谏不听,遂弹琴自悲、不问政事。可是,你们亦知,前朝洪武帝,何以赐朝鲜国其名为朝鲜?”
“箕子后渡东北,遂有朝鲜国。”
“如今天下大争,蛮荒之地,亦可垦耕而成沃土。”
“若学箕子,大道不行,于是远渡殖民地,乃求顺心中之道义、建理想之国。百年之后,人口滋生,焉知不能反客为主?”
“届时,纵你们为谏臣,焉知后世没有‘帝出乎震’之谓?”
“到时候,殖民地反客为主,竟威胁天朝,岂可不防?”
“是故,荀卿言箕子为谏臣,彼时可,如今却不可。南洋、扶桑、印度、等等诸地,人口万万,富庶不下天朝,若道不行,则远渡重洋,效箕子朝鲜故事,日后必有反客为主、帝出乎震之事!”
“再言铮臣……”
“撞死于阶下、自刎于君前、投江于汨罗……成铮臣之名、毁君王之德,于事何补?”
“比干剖心,殷商难道没有灭亡吗?”
“伍子胥自刎,取眼睛于城门,九年后难道没有看到吴国灭亡吗?”
“三闾大夫投汨罗江,难道秦国没有一统江山隳楚之宗庙吗?”
李欗闻言,更是满头大汗,一时间真的是啥也说不出口了。
拂臣、辅臣不想当、不敢当。这他妈的,这俩谁敢当?
可按皇帝这么一说,谏臣、铮臣也不该当?
然而皇帝虽说的吓人,语气却并没有半分严苛、斥责。
只是说完之后,明知道这些人都被吓了个半死,一个个汗如浆出者有之、汗不敢出者有之,可偏偏皇帝也没有下文了,就这么晾着众人。
直晾了许久,皇帝才又问道:“尔等以为,鲸侯是否是社稷之臣?”
“呃……”
这下子,众人更是不知所措了。
刚说完,谏、铮、辅、拂四臣,都是社稷


相关章节: 第四九七章 时代的浪漫(下)第四九八章 理性君主、政治动物(上)第四九九章 理性君主、政治动物(中)第五零零章 理性君主、政治动物(下)第五零一章 从道不从君第五零三章 阉党(上)第五零四章 阉党(中)第五零五章 阉党(下)第五零六章 圣君第五零七章 改革决心的对比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