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二十二章 木牛流马(八)

第二十二章 木牛流马(八)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皇帝隐约间其实明白历代王朝的魔咒到底在哪。
毕竟大顺是个造反起家的。
而且,明末之后,各路的复古儒兴起,对于土地兼并的问题,也都的嘴都肿了。
这个问题能否解决?
那肯定是不太好解决的。
可,在这个时代,倒也不是不能解决。
尤其是这些年关东、南洋的开发。以及航海术的发展,对于遥远的万里之外的南大洋、北扶桑的探索开拓,都使得似乎理论上有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还有就是科院农技术的进步,弄明白了粮食的肥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理论上要是找到一块巨大的硝石矿、海岛粪石矿等,理论上也能可以延缓大顺王朝的覆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治标的办法。
皇帝希望太子明白一件事:一般来,老百姓只要还有口饭吃,不到饿死的程度,基本上他们是不会闲着没事干造反的。而现在北方蛮族的威胁,已经几乎不存在了;有威胁的西洋人,也基本被隔绝在马六甲之外了;有狼子野心的日本,只要好好玩,能让他们自我攻伐不休。
大顺王朝的威胁,终究在内不在外。
而这个在内,不是靠一句“仁”就能解决的。
仁到三十税一的地步,并不妨碍地主收五六成、六七成的租子。
仁和十而税一、无失其时的经济基础,是授田制下的五口之家百亩田。脱离了这个经济基础空谈仁,在皇帝看来,那是没什么用的。
均田或者直接搞复古井田制,那是扯淡,大顺非要炸了不可,简直就是王莽改制。
在土地私有制不动的前提下,如何缓解大顺王朝的死亡?这其中,围绕着这个目的,铁路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这正是皇帝需要让太子想清楚的。
因为这些东西,没人能教。
翰林院教不明白这些东西。他们明白的道理,都是些过时的道理,不是不对,而是现在于中原,上哪给弄一夫之家百亩之田去?做不到这一点,无失其时,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实派的那群人,也不能教。
不是他们不懂这些东西,而是在皇帝看来,他们懂的方向有点不太对。他们思考的方式,适合松苏、关东、南洋,但怕是不太适合整个大顺。
刘钰在松苏的改革,也开了个不太好的头松苏干的挺好,可问题是,上哪再去找一个福建的茶叶、江西的瓷器、南洋的稻米、关东的大豆、日本欧洲的白银、南方五省的盐税、已有的运河、方便的海运和人口外迁,来完成这样的改革这使得很多实派的人,在皇帝看来,有点过于激进了,觉得变革很简单,照着松苏复制即可。这样的人,还是仍在外面干活吧,不要折腾内部的事,过于锐意容易锐出来事儿。
可能是考虑到现在问的这个问题有些过于大了,皇帝又狠细致地问道:“罢了,朕这样问。”
“若你手中,有两千万两白银。就按照西直门到门头沟那条铁路,一里路一万两银子来算。”
“朕问你,你这第一个两千万两,也就是两千里的路,修哪里?”
这个问题,比起刚才那个,看似简单多了,回答起来也不太至于弄得大而无当,不清楚。
可实际上内核的东西,可是一点没变。
只是把问题隐藏在这个简化之后的问题之中,最终还是绕不开“为什么要先修”这个问题。
太子对这个问题,倒还真的不陌生。
门头沟到西直门的铁路修成之后,实派的人欢呼雀跃,很是对着未来畅想了一番。
畅想的流派,那可就多了去了。
有传统的汉唐旧疆郡县派的,那自然是琢磨着先通沈阳,而至汉四郡。
有西北边疆戍边派的,那自然是琢磨着赶紧解决河西走廊,稳控西域的。
还有贸易派、工商派等等、等等。
流派太多,而且畅想未来的,都是在认定铁路这东西,将来真的会像是火门铳进化为燧石枪一样,大有可为,只差个蒸汽机车,估计数年之内多半也能解决。
既是如此,太子也读过不少类似的文章。
粗看下去,就感觉,好像的都有道理


相关章节: 第十七章 木牛流马(三)第十八章 木牛流马(四)第十九章 木牛流马(五)第二十章 木牛流马(六)第二十一章 木牛流马(七)第二十三章 木牛流马(九)第二十四章 木牛流马(十)第二十五章 太子难当(上)第二十六章 太子难当(中)第二十七章 太子难当(下)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