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二一七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中)

第二一七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中)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只不过,移民的难度是很高的。这里的难,更多指的是移民的意愿。
应该说,此时的鲁西地区,对于移民这件事,是极不热衷的。
从文化历史的因素上讲。
一方面,这里是孔孟之乡,历朝历代这里都不喜欢迁徙,更喜欢守在家里。
不只是守家。
更是守祖坟、守父母、守祖屋、守祠堂。
另一方面,这里的纺织业,相对来说也并不差,基本上,自耕农的小日子过得还算相当可以。
这个纺织副业的问题,既有历史因素、也有地理因素。
历史上,春秋战国时候,就有“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的语句。当然那时候肯定不是棉花,但不管是苎麻、柞蚕、麻布,总归,纺织业的底子在这摆着。
诸如什么孟母三迁、曾参孝母之类的故事里,也多半有一个“纺织为业教育儿子”的母亲。
自宋代黄河决口之后,这里水患渐渐小了。随后明初,洪武皇帝强制推广了棉花种植,彻底取代了苎麻等。鲁西地区的气候、土壤,又极为适合种棉花,很快棉花种植就发展起来了。
永乐迁都之后,大运河再度流转起来。
没有铁路公路的时代,大运河就是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命脉,鲁西地区处在运河沿岸……
固然说,因为拉纤、河工、助漕等,老百姓的负担肯定是有的。
但辩证地去看,因为有这么一条“交通主动脉”,使得鲁西地区的纺织品,也得以快速流通。
即便说,前些年,大顺“割肉剜疮”一般,废弃了运河漕运——废弃运河漕运,并不是说闲着没事干把运河堵死了。但要知道,作为黄河冲击平原,只不过,没有清理、水柜、调水、漕运总督、每年高额的漕运维护费等等,用不了几年,运河就淤积了。
从原本的全国性的交通干线,混成了一段段的地方性交通干线。
对纺织业,肯定是有影响的。
但,正所谓,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
自宋黄河南决之后、再到明末混乱,及至大顺初年,鲁西地区经历过战乱、起义、反抗、屠杀等。
大顺的均田政策,没有彻底的、全面地执行。但在华北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因为种种因素,使得大顺开国之初,鲁西地区的口均土地面积,大约在25亩左右。
这种条件下,男性劳动力的地位,是远高于女性劳动力的。
非常简单的道理,没什么这个权、那个权的。人均25亩的情况下,一个男性青壮劳动力所能创造的价值,在农业时代,就是比女性高。
于是,这样的社会存在,造就了这样的社会意识:女性找婆家,是需要“展现自己的劳动能力”的。
这种展现,体现在婚俗上:女性在结婚时候,必须要准备大量的鲁布嫁妆。包括背面、褥子面、门帘子、衣衫布等。
以证明“我作为妻子是合格的,我有劳动能力,且我的手很巧,可以织很多布”。
男耕。
女织。
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加上这里适合种棉花,使得这里有俗语唱曰:插花描云不算巧、纺纱织布吃到老。
固然说,伴随着李淦继位,社会稳定,休养生息,气候转暖等等因素的叠加,人口激增。
社会现实已经是:只靠男性在人均三亩的土地上劳作,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税收、地方赋、铜银兑换、劳役等封建压迫的需求,使得女性的劳动价值在家庭内部的比例增加——原本人均25亩地的时候,男耕女织,家庭劳动就算不算钱、不算在社会劳动里,那么男女对家庭的价值创造可能是八二开;现在人均3亩地的时代,大概就是六和四开、七三开。
但一方面,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依旧延续这人均25亩地时候打下来的意识基础。
另一方面,也使得女性对于鲁布的技巧,若是不足,是真的难以养家。
在这种氛围下,即便说,大运河已经不再是全国性的交通主干线。
但是,这里一般自耕农的日子,也还基本过得去。
如果说,移民是放在黄河北决之后的背景下,肯


相关章节: 第二一二章 凡尔赛和约(十八)第二一三章 凡尔赛和约(十九)第二一四章 泡沫第二一五章 优势第二一六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上)第二一八章 强迫去过好日子(下)第二一九章 迁徙路(一)第二二零章 迁徙路(二)第二二一章 迁徙路(三)第二二二章 迁徙路(四)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