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终章 九三年(十一)

终章 九三年(十一)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只怕,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实质上大顺已经不再是个传统帝国,而是个标准的近代帝国了。
如果还是个传统帝国,那么其实无所谓。
你雅利安人能统治印度、你蒙古人能统治印度,我大顺自然也可以。
不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照旧统治,收点税、修修水利、保持原本制度,那自然可以。
但现在大顺显然已经不再是个传统帝国。
的确,刘玉当初忽悠皇帝南下的时候,是用传统帝国的思路忽悠的。或者说,是披着传统帝国的外衣,做成了近代帝国主义要做的事:他当时给老皇帝说的,是印度的人头税和亩税。
但显然,现在,在印度的统治,是在为大顺的资本服务。
包括税收,是在为摧毁印度的“文明成果”,即已有的生产力而使用的一种工具。比如对印度棉布征收的出口税、内部通行税、生产印花税、内部钞关等等;而对印度的棉纱和原棉,才尽可能采取低税政策,甚至通过商业资本的劫夺手段,强取豪夺。
二三十年的时间,对于大顺和印度而言,都悄然发生着一场剧变。
大顺内部的棉花种植业,小农种植区基本不太行。大顺的大部分地区,不管是先发地区、还是内地保护地区,实质上都在用印度原棉和印度棉纱。
同样的。
二三十年前,还是世界范围内棉纺织业“亚军”的印度,对外出口的棉布产业,已经彻底被大顺逼死了。
曾经的世界范围内的棉纺织业亚军,现在纺织二字,只剩下了纺,而没有织了。
残酷的转型已经经历了一次。
现在,显然要经历第二次:大顺现在连印度的棉纱都不想要了,只想要印度的原棉。
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先进的生产力打败了落后的生产力”这种笼统至极的解释。
相反,这种击败和强迫转型,假如一共十分的力量。
大顺的棉纺织厂的隆隆机器声,最多占两分。
剩下八分,是靠军舰、刺刀、大炮、士兵、税吏、朝廷的集权能力、社会力量的组织能力等等,得到的。
并且,整个过程,相当的残酷。
因为大顺这边着急,特别的着急。
在历史上的英国,18世纪中叶,英国的商业资本和萌芽的工业资本,在东方贸易上,是对立的。这种对立的标志性产物,就是棉布禁止令。
而在大顺这边,大顺的商业资本和萌芽的工业资本,在对印度的问题上,并不是对立的,相反是利益一致的:这是一场更多人参与的狂欢,工业资本要廉价棉纱、要市场;商业资本要劫夺的利润;甚至于大顺内部的一些手工业者,也受益于印度的棉纱。
于是,大顺这边在印度非常的急。
应该说,大顺在二三十年间,走完了历史上英国从1757年到1857年这百年间的路——对英国来说,这百年间,意味着棉纺织业的水平,从不如印度、到追平印度、再到超越印度;而对大顺而言,并不存在一个不如印度的阶段、也不存在一个追平印度的阶段,是以大顺上来走的就是超越印度的阶段。
二三十年间。
孟加拉的达卡,曾经堪比伦敦和巴黎的、手工业为主的城市。人口从18万,锐减到3万。
《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迦尸国都城,【国大都城西临殑加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闾阎栉比,居人殷盛,家积巨万,室盈奇货。人性温恭,俗重强学,多信外道,少敬佛法。气序和,谷稼盛,果木扶疏,茂草靃靡】,短短二三十年间,城中到处充斥着失业的手工业者。
这是手工业的背景。
而在农业上,大顺还犯了一个极大极大的错误!
那就是,大顺在一些占领地区,尤其是内地地区,试图把大顺的土地制度复制到印度。
而大顺的土地制度,是存在巨大“缺陷”的:产权明晰、可以买卖。
这个缺陷,当然会出问题。
那就是,大顺的资本、印度的高利贷放贷者,开始拼命兼并土地。
不是说这东西不好。
而是说,英国900


相关章节: 终章 九三年(六)终章 九三年(七)终章 九三年(八)终章 九三年(九)终章 九三年(十)终章 九三年(十二)终章 九三年(十三)终章 九三年(十四)终章 九三年(十五)终章 九三年(十六)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