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六十章 以身作则

第六十章 以身作则


推荐阅读: 凡甲全球迈入神话时代科技必须死万界次元交流议会帮全人类开挂读条勇者与恶龙小姐基因大时代天医传人站街的男孩霍不凡宁雪晴亲手打造一个豪门霍不凡TV帝、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过程中,王承衍,曹璨他们受到了越来越多将士的认可。

至于晚上的思想教育,赵德昭也没有参与,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袁不让。

袁不让担当教头很称职,可是他口才笨,就拉上了王承衍,也算是将就地把教官这个职位坐稳了。

赵德昭在干什么?当然是回家了……

身为皇子,他的首要任务不是上阵杀敌,也不是考取功名,而是传宗接代啊。

但是年龄都不大,赵德昭是不忍心现在就让两女当妈的。

不管怎么想,享尽温存,这是逃不了的。

当时间进入十二月的时候,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所有人不管是军姿,还是列队,都有了那么点意思。

众人也习惯了这种强度,就连那些书生,也不再觉得辛苦了。

而这个时候,赵德昭又拿出了后世的大杀器,正步走。

卸掉了盔甲,每个人都只身着一色的棉衣,开始了吹毛求疵的走路训练。

这种训练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认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可是在赵德昭的高压下,每个人都只能认命。

训练了几天,许多人连走路都走不好了。

这种别扭一直持续了半个月,这才好转了一些。

而这个时候,得到消息的赵匡胤听说了新军在训练走路,也忍不住跑过来看了看。

这一看,就被这种威武雄姿给震撼住了。

三千多人,十人一排,列着整齐的方阵正步走,每个人的动作一样,相差无几,甚至表情都一样。

这么多人以一种同样的姿势正步走,对赵匡胤的震撼,比后世普通人看阅兵式更震撼。

因为后人都知道阅兵是怎么回事,现在却没有人知道啊。

如今的宋朝,即便是仪仗队,阅兵的时候,也都是跟寻常走路一样。

看过之后,赵匡胤立即向整个禁军颁布命令,让所有在开封府不远的将领都带着下属回来瞧瞧,跟着学习。

快到过年的这几天,南苑里来观摩的禁军将士,要比训练的士兵还要多。

每个人看到这些士兵,就像看到了香馍馍。

赵德昭也被烦的受不了,同意了年后禁军可以派将领跟着学队列,军姿,但是要教的新式兵法,作战方案这些,不会外传。

赵德昭在忙着训练嫡系部队,裴格安这边也没有闲着。

一项项指令通过徐永昌,传达到了佟亮这里,又传达到了赵匡胤,或者是已经先去了襄阳的刘小那里。

五百户木匠,农庄里面的铁匠,都被下达了命令,在年前搬迁到襄阳。

在襄阳那边,刺史蔡令性征召当地的农户数千人服劳役,在襄阳城的上游南岸,修建了一千套格式统一的房屋,这些都是要给铁匠和木匠们住的。

选择上游,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上游的江岸以山石为主,容易搭建码头,栈桥。

下游汉江转向南,江岸大都是泥土,基建会更加麻烦。

至于在上游的污染,这种初级工业时代,暂时还能承受,过几年有了基础就会撤销。

工业的整体布局,裴格安在现代已经在六个国家整体规划并且建立过。

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循环体系,她比赵德昭还要精通。

刘小到了襄阳之后,一边盯着节度使府的修缮,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派人在襄阳东南的岘山边缘,圈下了几个山头,开始砸石头。

后世这里就曾经是个大型的水泥厂,建国后襄阳发展的水泥,大部分就来自这里。

一直到了新世纪,这里因为环保,才被废弃。

也就在刘小抵达襄阳不久,十余船硝石在士兵的护卫下,抵达了襄阳。

跟他们一起前来的,还有从西川掠夺过来的一万三千册图书,有些甚至还是竹简,历史超过了一千年。

从江油到襄阳,看似距离很远。但是汉江的源头就在距离江油不远的陕川交界处。

只需要把硝石运送几百里,就能装上小船,沿河而下,抵达襄阳。

也就是说,从西川到襄阳,将河流利用上,运输


相关章节: 第五十五章 黑历史第五十六章 娶亲第五十七章 两女第五十八章 天文第五十九章 锦衣卫第六十一章 罪无可赦第六十二章 元宵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六十四章 一举三得第六十五章 汉京

也许你还喜欢: 我的大宋新帝国笔趣阁我的大宋新帝国123我的大宋新帝国起点我的大宋新帝国 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国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