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六十九章 思想

第六十九章 思想


推荐阅读: 凡甲全球迈入神话时代科技必须死万界次元交流议会帮全人类开挂读条勇者与恶龙小姐基因大时代天医传人站街的男孩霍不凡宁雪晴亲手打造一个豪门霍不凡TV帝、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所谓的武术高手,都不放在眼里。

想让他对修道人尊敬,还是洗洗睡吧。

何况,真是的历史中,陈抟也不是以道术,武功出名,他只是一个会一些养生功的道家学者。

因为考进士落第,加上亲人因为战乱失踪,父母,兄弟姐妹一个也找不到了。

陈抟就开始四处流浪,先在武当山隐居,开始学习道家经典,逐渐成名。

因为名声大了以后,经常有人拜访,他嫌武当山太热闹,又跑去了华山隐居。

他是文士出身,当时能识字就是大人物,加上多年的研究,对易经,象卦非常精通。

他就是个学者,至于其他吹捧,都是传说故事而已。

不过一个真正的学者也是值得尊敬的,赵德昭立即洗漱更衣,换了一套礼服进宫。

刚进文德殿,就看到不少内侍都在廊檐下聚堆,显然对陈抟都非常有兴趣。

“皇子德昭驾到……”

顷刻,孟宽从殿内迎了出来,满脸笑意地虚引示意。“二哥儿来了,快进……”

文德殿是皇帝接见外客的主要场所,很少处理政务,平日比较冷清,今日却人满为患。

一人一张汉榻,殿内坐满了大臣,一个个都仿佛是小迷弟。

陈抟出生在871年,如今已经是966年,他已经活了九十五岁。

这样一个长寿的老道,在这个时代,跟神仙差不多了。

顶头的罗汉床上,左侧坐着赵匡胤,中间隔了一个案几,右侧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道士。

不用猜,这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就是陈抟。

赵德昭在大殿门口长揖一圈,向诸位大臣行礼,随后龙行虎步地走向了赵匡胤。

而原本正在讲道的陈抟此时也停住了嘴,望向了比常人高出不少的赵德昭。

赵匡胤笑道:“道长,此乃我子德昭,《长生练气诀》与《人参固本丸》,都是他得授天机所获。”

陈抟转头问道:“他今年方才十五?”

不等赵匡胤点头,他又叹道:“真龙下凡,吾不及也。”

赵匡胤又欲开口,陈抟叹道:“陛下,逆天改命,老道也看不清,更不敢看。”

“是福是祸?”

陈抟沉吟了一下方道:“是福不是祸。”

赵匡胤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赵德昭来到尽头的台阶下,先跟赵匡胤平揖,又跟陈抟长揖到底。“见过爹爹,见过道长。”

见赵德昭行两种不同的礼,赵匡胤故意笑问:“何以薄我厚彼?”

“爹爹日常见,道长不常见。孩儿礼敬道长,敬的是岁月,敬的是学识。”

赵匡胤哈哈笑了起来,示意内侍搬来一个汉榻,放在自己脚边。“上来坐下听道长讲经。”

赵德昭登上五层台阶,又跟陈抟行了一礼,这才坐上了汉榻。

汉榻有些像后世运输公司运货的卡板,只是小一点。一般都是六十厘米到八十厘米的正方形木座,高约十五到二十厘米。

大臣们一般都是跪坐,不过赵德昭不习惯跪坐,选择的盘腿坐。

这也不离经叛道,以为武将一般身着盔甲,大部分也是盘腿坐。

陈抟跟赵德昭笑着点了点头,又正容起来,开始讲经,讲的是《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经义。

自汉代河上公批注《道德经》后,让《道德经》变的通俗易懂,道德经也成为道家最主要的,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文。

这个时代,只要是读书人,人人都能说几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义。

但是,陈抟将《老子》,《列子》,与《周易》的中心思想结合了起来。

他以“通”与“易”相论释,从万物形体生成变化的开始,探绩万物之“原”,从意义上将二者融合起来,

最后,用他最熟悉的“象数”阐释他创作的《无极图》中,这个“原”被概括为“复归于无极”的意义。

他的学术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老》学为主,兼融道家易。

从《道德经》书中思想立意,用《周易


相关章节: 第六十四章 一举三得第六十五章 汉京第六十六章 平衡第六十七章 试探第六十八章 为什么第七十章 示警第七十一章 名声更重要第七十二章 教派第七十三章 学术与应用第七十四章 暗手

也许你还喜欢: 我的大宋新帝国笔趣阁我的大宋新帝国123我的大宋新帝国起点我的大宋新帝国 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国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