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九十七章 纪念堂

第九十七章 纪念堂


推荐阅读: 凡甲全球迈入神话时代科技必须死万界次元交流议会帮全人类开挂读条勇者与恶龙小姐基因大时代天医传人站街的男孩霍不凡宁雪晴亲手打造一个豪门霍不凡TV帝、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会这个时代的人对身后名的追求,因为不同时代的人,追求完全不同。

不讲个体,只论大环境,古代有什么?

这个时代只有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后世丰富的精神享受,即便是有钱人,能享受的生活,跟后世普通人相比,也天差地远。

他们唯一比后世普通人强的,就只有在人力堆积上的愉悦感。

也就是佣人,仆人,小妾这些。

吃的,喝的,玩的,都单调之极。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人都没有安全感。

他们接受的信息,还没有后世的一个普通初中生多,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只局限在自己周围。

这个时代的人不怕死,除了认为死后还有生命,更因为活着本来就是一段辛苦的旅程。

你有钱,固然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但是这些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你可以比普通百姓吃的好一点,却也有限。

有钱有权的底线比其他人高,上限却很有限,比不上后世的普通人。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的追求,就变成了名望。

能够被史书记载一笔,就是无数人的追求。

所以,能在朝廷的纪念堂刻名,绝对是无上的荣耀。

赵德昭这一招当然是为了拉拢民心,只要这一举动能得到赵匡胤的支持,不管是军心,民心,都可以利用。

卢多逊跟着赵德昭一起到了慕容家族府上,原本还有一些利益之心,可是听到了纪念堂的计划,登时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想到了很多。

如果棉花真的能改变人们的习惯,被自己引进华夏,推广开来,那么,以后史书上就会记载下来。

如果留守以后能登上皇位,自己作为从龙之臣,今后也绝对能被史书记载下来。

望向赵德昭的眼神变的崇拜而热烈,再也没有了以往的犹豫和审视。

他卢多逊,也要青史留名!

与此同时,在建立之外的开封府,也有一场关于汉京的对话。

赵德昭抵达汉京,如今还在梳理人事关系,唯一发布的政令,就是那四条通告。

消息传到开封府,立即引发了满朝文武的热议。

女子服役,举才而不是举贤,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这种改变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好。

不过暂时只是在山南东道施行,所以反对的意见并不多,还都被赵匡胤压住了。

让所有文官疑惑的是,王溥作为大儒,为何没有反对这一通告?

如果不识字的泥腿子都可以为官,那还学儒干什么?置儒家学子于何地?

幸亏这是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儒家本来就跟佛教一样,被打压的不成气候。

那些武将们才不会管你是大儒还是进士,只要不听我的话,就砍你脑袋。

王三铁吃人肉都没有人管,王彦升专吃敌人耳朵,在西北威名赫赫,在朝廷屡受褒奖。

儒家,这个时代还没有影响力。

后世儒家以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来吹捧自己,实际上,这句话根本不是赵普说的。

整个宋朝,都没有流传这句话。一直到元朝,儒生的地位被与乞丐并列在一起,被称作臭老九,下九流。

那个时候,才在戏曲里面被唱了出来。

元朝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然后被那些受冷落的儒生们借以**,然后发展成一种自我吹嘘的心态在后世流传开。

实际上赵普根本不是儒生。

他只是父祖当官的时候读过书,天下大乱,衣食无着,然后被征召为军中从事,也就是军中负责统计的文书。

从这个职务,他逐渐晋升为丞相。

这个时候,他的手中就拿着誊抄的山南东道四条通告。“陛下,如今群臣沸腾,皆认为皇子这四条通告,不合国体,自掘根基,陛下纵然有心维护留守,也该让各人辩论一番。”

上首的赵匡胤却笑道:“不急,再等几日。你先看看这些……”

他扭头看了一眼孟宽,示意他将案几上面的几份


相关章节: 第九十二章 国家民族 下第九十三章 爆炸第九十四章 民族性格第九十五章 夜问第九十六章 棉花第九十八章 水泥路和车床第九十九章 群情沸腾第一百章 百事待兴第一零一章 猪第一零二章 无工不强 上

也许你还喜欢: 我的大宋新帝国笔趣阁我的大宋新帝国123我的大宋新帝国起点我的大宋新帝国 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国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