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大宋新帝国 第一零四章 无工不强 下

第一零四章 无工不强 下


推荐阅读: 凡甲全球迈入神话时代科技必须死万界次元交流议会帮全人类开挂读条勇者与恶龙小姐基因大时代天医传人站街的男孩霍不凡宁雪晴亲手打造一个豪门霍不凡TV帝、霍不凡宁雪晴全文免费阅读

都是官府控制,这个成本去掉了人工,低得可怜。

又不是一次建一个城市,这点开销还能承受。

参观了水泥路,众人来到了一个还在运转的高炉旁。

没有动力源,如今一座高炉需要几百人来维持运行。

填料,出料的人员,转运人员,烧炭人员,还有两个庞大的鼓风人员队伍。

填料,出料的人员身上都穿着厚麻罩衣,这种罩衣跟后世的麻袋有点像,只是稍微细一点。

大部分人都将麻衣打湿以后穿在身上,这样遇到炉子里气孔爆炸,铁屑飞溅,也不会被烫伤。

而鼓风人员们则一个个光着身子,每个人都只穿了兜裆布,露出健美的肌肉摇动着轮盘。

这个轮盘借助了杠杆原理,推动着巨大的鼓风机,两个鼓风机,一上一下,同时向炉内供气。

为了增加炉温,这种供气并不是直接吹冷气,而是要将空气经过一个增温室,才能吹进炉子里。

这个技术绝对是领先了时代八百年以上,跟后世相比,只缺少纯氧供气的程序。

但是少了这个纯氧,炉温就到不了一千五百度,所有的铁料只是半融化,而不是融化成铁水。

虽然因地制宜,没后后世大工业的那种震撼,可是对这些官员来说,眼前的这一幕也是非常震撼的。

四个炉子,轮流出钢,出来的钢就被运到旁边的大厂房里进行捶压成型,淬火,退火。

近两百个工匠分别带着三四个徒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分别制作不同的零件。

所以一进来,就能听见铛铛铛铛的声音。

虽然杂乱,却也有序。

这里除了给水车联动制造配件毛胚,大部分工匠依旧是打造镔铁刀。

最少在十年以内,镔铁刀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赵德昭在连坤的引导下,带着众人沿着铁匠们送货的通道,一路北行,来到汉江边。

这里有十几座不同的大厂房,说是大厂房,其实前后屋檐也就是三米多高的房子,房顶最多有五米高。

不过房子进步比较深,有十米左右,长有二十多米,中间也没有隔墙,只有青砖砌起来的立柱,支撑着屋顶。

每一个车间,分别打造不同的配件,将运过来的毛胚打造成型,进行精加工。

这些大部分官员就看不懂了,只是走马观花看一圈。

然后赵德昭又带着众人爬过了河堤,来到了河堤内侧修建的百米宽的平台。

这里已经竖起了二十多座水车,已经运转的有一个脱壳作坊,两个磨面作坊,旁边还有几十个房子,都在空着。

稻米脱壳,磨面,这是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技术,并不让人惊讶,但是,有几个直径二十米的水车,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普通的水车直径四五米,大一点也不会超过七八米,可是如此大的水车,没有人见过。

江陵刺史于卓然见多了水车,因为那里借助密集的河流,有无数小作坊,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作坊。

他讶然问道:“留守,如此巨大之水车,轮轴怕是承受不起吧!”

赵德昭点了点头。“所以这样的水车不仅不能用木轴,就连钢轴也承受不起,必须要用轴承,才能让水车运转。”

“轴承?”

赵德昭点了点头。“一种新事物,不过现在还做不出来。”

众人不解,赵德昭又指着一家直径四米的水车解释道:“此水车有两分力,可造出三四分的产物。那个水车有三分力,可造出五分物,而轴承相当于九分物,必须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他一解释,众人都懂了。

轴承是工业设备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而且加工精度很高。

即便是想要造出最简单,最初级的轴承,现在也没有这个工艺。

因为轴承的钢珠,内环,外环,都需要车床,磨床,铣床来制造,打磨,没有这些设备,根本咋不出轴承来。

现在只能一步步产业升级,先造出车床这些设备才能作想。

而要造出车床


相关章节: 第九十九章 群情沸腾第一百章 百事待兴第一零一章 猪第一零二章 无工不强 上第一零三章 无工不强 中第一零五章 房陵郡第一零六章 见识第一零七章 差一点第一零八章 起步第一零九章 限制

也许你还喜欢: 我的大宋新帝国笔趣阁我的大宋新帝国123我的大宋新帝国起点我的大宋新帝国 小说重生大宋之帝国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