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逍遥侯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桥驿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陈桥驿


推荐阅读: 东京怪谈笔记大道匠心逆流1977男主总能听到我说话[快穿]对不起,重生就是了不起绝世小神医重生之再战魔兽世界我的神通有技术我穿成了游戏bug这个古神我认识我有一个经验值面板诸天之发丘将军

整个下午运作下来,李中易发现,有些工匠确实很努力,但是,技不如人,次品返工率非常之高。

肿么办呢李中易独自转了几个圈,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国营企业不是一直讲究学比赶超传帮带么

按照陋规,很多工匠都不愿意把独门的技艺,传给外人。有一种说法,叫作传子不传女。

嗯,敝帚自珍可不行啊,李中易摸着下巴,问李小七“你打猎的技巧,在什么情况下,会传给外人”

李小七连想都没想,直截了当的说“除非我的儿子死了,养子负责养老。”

嗯,典型的小农思想,李中易懒得给李小七上课,又问他“如果,我让你教人打猎,每教会一个新猎人,给多少赏钱,你才会干”

李小七迟疑了一阵,说“这个还真难说,万一教会了徒弟,饿死了我这个师傅,给的一点点钱财,顶什么用”

李中易觉得很头疼,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如今,要想让手艺人交出独门技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

“如果,教会了一大群徒弟,有个官做呢”李中易试探着又问李小七。

李小七忽然瞪大了眼珠子,直勾勾的瞅着李中易,喃喃的说“真是这样的话,谁不教会徒弟,谁就是傻子。”

李中易点点头,接着重重的一叹,官本位的思想。还真是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啊

由此看来,空白的文散官敕牒。还是要少了,必须找个合适的机会,去和范质打商量了。

其实,柴荣虽然打败了北汉和契丹人,整个大周国境内依然远未达到完全统一的程度。

西北的藩镇还是蛮多的,比如说,延州的高家。府州的佘家,盐州附近的史家,都是手握兵权的独立王国。

朝廷为了笼络住这些外藩。撒下了大把的空白敕牒,反正只是给名义罢了,又不需要柴荣掏一个大子,何乐而不为

李中易的难点是。让大批工匠做官。这可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现在,还没有干出大成绩,李中易也没有好由头,等两百万支箭造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去找范质或是柴荣谈条件,肯定会容易得多。

目前,在没有多余敕牒的情况下,李中易决定先从吏员的名额着手。

造箭坊内。从九品下以上的官员数量,是有定额的。就那么几个人。可是,对于吏员的名额,李中易这个盐铁副使,却有很大的自主权。

于是,李中易把一大批熟练的工匠找来,直截了当的说“教会一个徒弟,赏钱二十贯;教会十个,提拔为班头;教会五十个,直接任为都押衙;教会一百个,那就要做官了。”

有个胆子大一点的工匠,也许是见过一些世面,就问李中易“请问上官,此话当真”

李中易郑重其事的点着头说“本官绝无戏言。”

虽然一干工匠还是半信半疑,可是,私下里也都开始带徒弟。

流水线的威力,是巨大的,每支箭上都标注清楚工匠和带班吏员的名字,压力也是明显的。

于是,流水线作业,试运行的第五天,造出了一万五千支合格的木杆铁矢箭。

李中易心里有了底,这还是没有完全开足马力的情况下的,生产状况。

等磨合期过了,大家配合默契之后,李中易有理由相信,每天造出三万支箭的可能性极大。

造箭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之后,李中易的注意力又挪回到弓弩坊那边,正在紧锣密鼓研制之中的神臂弓上。

由于老工匠郭六的参与,李中易预想中的神臂弓,获得了极大的进展。

关键因素有三,一是,郭六取消了弓臂上的铁环,直接以麻绳圈作为踏环,既减轻了重量,又避免射击的时候,受到铁环无法及时落下的巨大影响。

其二,郭六从成品库内选了一张以山核桃树、牛角切片为主材的弩;

其三,弩弦也换成了牛皮、牛筋和麻绳混合搓成的特种弦。

传说中,神臂弓的射程,可达三百多步,按照宋制,一步是1。5米,也就是说,其射程将超过四百五十米


相关章节: 第一百四十九章:柴荣第一百五十章 国舅爷第一百五十一章:柴荣第一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一百五十三章:李小七第一百五十五章:赵匡胤第一百五十六章 赵雪娘第一百五十七章:柴荣第一百五十八章 都监上任第一百五十九章:符昭信

也许你还喜欢: 逍遥侯第几集知道萧十一郎是他儿子的逍遥侯的儿子逍遥侯杨天赞逍遥侯于震逍遥侯逍遥侯为什么会变成蛇逍遥侯是谁演的逍遥侯小说逍遥侯百度百科逍遥侯 萧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