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开山刀 第62章:单同善

第62章:单同善


推荐阅读: 狩魔猎人日记总裁的小甜甜妻返回2006我家师姐可能要杀我张若尘万古神帝我不想当大王龙婿归来陈思梵慕诗语山寨小相公顾墨寒唐沫儿陈辰沈曼婷穿成爱豆对家的黑月光[娱乐圈]问你一声服不服

而且它炼制后会有变形开裂的风险,即使勉强能够使用,字体质量也会下降。

这胶泥字块在操作中很难保证字块的整体平面度与牢固性,拆装都很麻烦。

这胶泥字块使用的时候,还需要用到一种混合粘剂。

至于这种混合粘接剂的配方,很少有人知晓,小的至今都不知这混合粘结剂的配方。”

白玉一提到印刷就精神奕奕,滔滔不绝的解释起来。

“这么说活字印刷术并不是很好用。”

“正是。”

王则之摸着下巴斟酌了片刻,他还以为活字印刷术在明朝已经发展的了不得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限制。

“雕版木刻你很熟吗?”

“很熟。”

“好,很好,非常好,我需要你做件事,这件事做好了,赏银十两。”

“大人尽管吩咐。”

王则之提笔开始写了起来,他先是大笔一挥写了四个大字。

“三晋评论。”

接着他写了文举人的新闻。

“文举人,肆意兼并官地、私田,鱼肉百姓,横行乡里。

今,文举人资敌叛国,坑杀寿阳知县、县丞、主簿、巡检...”

写完文举人的事,他打算借用清代文学家计六奇创作的一篇散文,叫《马懋才备陈大饥》。

说的是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灾情,见故乡吃人的惨景,于是将沿途见闻写成《备陈大饥疏》,五月十八日上报灾情。

王则之打算借用他的名头把陕西的情况提前写出来。

“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

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

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怪。

日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不为盗而死,犹得为饱死鬼也。

......”

这篇文章的作者备注为马懋才,至于第一篇则为“百晓生”。

在第二篇文章的末尾,王则之以百晓生的名义还写了一些评语。

“陕西灾荒尤其严重,禾苗枯黄,饿殍遍野。

加之天启年间,魏忠贤等宦官专权,东林党争,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即使灾荒连年,官府仍旧横征暴敛,鱼肉人民,以致民不聊生。

若要解陕西之围,需清贪官,查污吏,严查侵占田地之事。”

至于为什么要特地写一下天启年间,是给崇祯找个台阶下,明明白白告诉他,这个锅是你哥的,不是你的,免得崇祯恼羞成怒针对这份报纸。

王则之细细品了一下,交给白玉让他雕刻去了。

把这些文章交给白玉之后,王则之着重交待,千万不能让人查到这些报纸的出处。

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民间虽然也有报纸,可那是经过通政司、六科、堤塘层层步骤筛选出来的安全信息。

关于朝政的信息那是一条没有,如果崇祯大发雷霆,要追根溯源,他可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白玉心下了然,兴致满满的刻字去了。


相关章节: 第57章:叛国背主第58章:万人敌第59章:下不来台的倔强第60章:封堵第61章:强弓第63章:耿如杞第64章:耿如杞第65章:一个不留第66章:木板第67章:策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