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开山刀 第75章:杨景辰

第75章:杨景辰


推荐阅读: 狩魔猎人日记总裁的小甜甜妻返回2006我家师姐可能要杀我张若尘万古神帝我不想当大王龙婿归来陈思梵慕诗语山寨小相公顾墨寒唐沫儿陈辰沈曼婷穿成爱豆对家的黑月光[娱乐圈]问你一声服不服

自己,这不是崇祯想看到的。

“皇上英明,谢皇上!”杨景辰三叩大拜,心灰意冷,当朝脱下官服扬长而去。

杨景辰回归晋江后,不久便忧思成疾。

“启奏皇上,内阁首辅,来宗道,天启年间与魏忠贤往来甚密,并且他也参与了《三朝要典》的编纂,请皇上明察。”

此刻朝中的大臣,不论是阉党、东林党、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纷纷开始上奏,按照着崇祯昨日定下的规矩开始排挤朝中的亲皇派。

年事已高,疏于政事,与魏阉有联系,没问题,就按皇上的意思来弹劾。

“老臣年事已高,不能再伺候皇上了,请皇上明鉴。”来宗道伏首叩头,请求归仕。

“准了。”

“谢皇上。”

熹宗皇帝驾崩时,身为顾命大臣的来宗道在拥立信王(即崇祯皇帝)中,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他是标准的亲皇派。

他眼看文官们来势汹汹,也起了告老还乡的想法。

崇祯几乎是眼含泪水,他亲眼看着自己手下两员大臣被弹劾,而他又保护不了他们,他还得亲自把他们赶出朝堂。

也就是自这一日起,无比惨烈的党争之事暴发了,它来的如此突然,如此猛烈。

崇祯打这一日起,每日上朝都如同被铁锤敲脑,浑浑噩噩,晃晃忽忽。

每日下朝都是食不甘味,寝不思眠。

期间,倒是有些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五月十一日。

御史王相出列,奏陈民穷之因,他说:“在有司有四弊:一为火耗之侵克;二为滥词之罚赎;三为代折之打劫;四为佐领之横噬。

在地方有弊四:一为田粮之隐冒;二为强贼之扰害;三为豪右之欺凌;四为游惰之冗食。

在衙门有弊四:一为库藏之侵渔;二为征解之扣除;三为佥派之骚扰;四为仪文之借取。

在功令有弊四:一为加派之积欠;二为杂税之保奸;三为防察之哧诈;四为查盘之罪名。

凡此等弊,总竭民膏脂,而除此等弊,则惟巡方能之,而其要在选择贤令而已。”

崇祯木然的眼珠微动,僵硬的脸颊总算有了一丝表情,他笑道。

“善。”

王相归班,殿内一静,片刻后,这些大臣再次互相弹劾起来,至于王相奏陈的内容根本没人去在意。

这种情况持续到了五月十八日,朝堂再次一静。

礼部郎中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此刻回京上报灾情。

朝中的大臣全部目露奇异的看着他,无他,五月十日王则之就安排白玉把印刷的民间小报传到了京城。

只是此刻的大臣们都在忙着党争,无暇顾及一份无关紧要的小报。

不过,随着卖报小童的吆喝,他们还是忍不住买了一份。

反正一份报纸也才一百文钱,对于这些老爷来说太便宜了。

他们都看到了一番马懋才登的那篇文章,文笔犀利,掷地有声,颇为不凡。

至于百晓生的评论则为大臣们不喜,免不了一阵唾骂,还有口诛笔伐。

不过也就仅止于此了。

马懋才慷慨激昂的陈述完灾情,脖颈后全是冷汗。

要说他不知道那份小报是不可能的,他回京之时就有家人通知他了,他一下子成了京城的名人。

马懋才把自己关在家里,思虑了一夜,最后把自己写的那份奏折给扔了,把王则之报纸上的那份奏折重新抄写了一遍。

他不得不承认,这篇文章更能陈述陕西的实况。

“臣有罪。”马懋才陈述完,立刻跪地请罪。

他的奏折还没上陈给皇帝就先出现在了民间小报上,他怕崇祯怪罪于他。

“爱卿有何罪呀?”崇祯也看了这篇小报,他看过这篇文章之后,面沉如水,他这时才发现陕西到底有多糜烂。

“臣,臣写的奏折过于冗长,所以就扔了,没想到会被登到这民间的小报上。”

马懋才刚说完,崇祯的脸就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是在怪他一登基就要求精简奏章之过吗?



相关章节: 第70章:许诺第71章:马福第72章:吃鸡听过吗第73章:钱粮第74章:满朝皆惊第76章:你就是第77章:商贾第78章:希望第79章:熊甲长第80章:猜猜遇到了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