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莲儿复仇记 第177章 “谋反”那夜

第177章 “谋反”那夜


推荐阅读: 扶朕起来,朕还能苟!怦然为你所有人都说我才是魔王[无限]曼珠沙华和女二手拉手跑了[穿书]剑起长夜全世界只有我的金手指有bug穿越成重生文里的女配怎么办葬煞纪元反派恩仇录[梁祝]见色起意(马文才同人)我在北宋国子监那些年

一旁角落里,向来缄口不语的冯太尉听闻此言,大惊失色,颤颤巍巍地站出来道:“李将军重伤未愈,恐怕经受不起此番毒打啊。”

冯太尉,宫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他的孙女冯知音,正是皇后打算给杨启光做正妃的人选。“钧定侯”封侯大典那日,杨启光还曾在人群中见过她一面。只是,莲儿之外的任何女子,从不配在他眼底停留。

面对这个冯太尉,杨启光话语没有丝毫留情,只斜睨一眼冷笑道:“李敬亭现在已是一介庶民,冯太尉居然还称呼其为将军,是存心违抗圣上的旨意,还是也想尝尝这被杖责的滋味?”

皇帝亦是一脸怒气。冯太尉一时语塞,再多劝解之语到了口边,顿时就说不出口了。他深知话越多越容易犯错,皇帝这个决定实在突如其来,杨启光的变脸也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冯太尉的确没时间去组织话语,而他自然不想与李敬亭一同承担这杖责的后果——他这把身子骨,只会比李敬亭更不经打,两三下便可要了他的命。

他只能眼看着李敬亭被拖出门去,架在大殿前,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扒光了衣裳,接受这耻辱的廷杖之责。喉咙里似乎想要发出什么声音,却被塞住了似的,只发出一声苍老浑浊的叹息。

一员武将,为国鞠躬尽瘁大半辈子,只因杨启光的几句挑拨,落得如此下场,而他冯太尉,隐约间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两名小吏下手不重,却好像一记记敲在他的心头上。他远远望见望见李敬亭目眶涌出的泪水,鼻头一酸,竟也止不住老泪纵横。

这一夜,华灯初上。

华丽装修的门庭,空气中飘着淡淡脂粉气息,那半透明的水晶珠帘之后,是一个熟悉的抚琴的身影。

王春华又盘着高贵的发髻,插着润白的玉簪子,细长的手指在琴弦上划过,勾抹挑擘,如行云流水。这两日,她已渐渐习惯了天香楼这样的氛围,她的从容镇定、遇事不迫,不光鸨母,连她自己都为自己的适应能力感到诧异。

人被逼到了绝境,确是会悟透这生存之道,这“生存之道”,不是别的,只是忍。

又是一位客人循着这琴声来到了她的面前,随即被她的美貌惊得浑身定格在那儿。客人后头跟着堆满笑脸的鸨母,不用抬头,王春华都知道他们接下来要说什么,要做什么。还不就是那一套,她已习惯了,完全能够从容应对。

身旁传来姐妹们的窃窃私语,她知道面前的这个是个出了名的豪爽的主儿。钱多不压身,没有人会拒绝钱财,而她的目的与其他的那些姐妹不尽相同。钱,她自然是要,却更像是在寻找一个机会。至于是什么样的机会,她说不上来。这个机会,也许需要细水长流的等待,也许很快就会到来了。

清幽的琴音回响在耳畔,映着那灯红酒绿、觥筹交错。

……

门楣、台阶,统统被砸了个稀烂,这就是昔日的李将军的住处——庶民之家,不配拥有这些。

房间里的一器一物,都在提醒着他,你已是个庶民,甚至连一般的庶民都不如。

一众的子女团团围过来,全都被李敬亭骂走了。他们只好站在卧室门口远远望着,望着几个下人忙不迭给爹上药,来来去去穿梭的身影。最小的儿子还不太懂事,懵懵懂懂看着面前的一切,拉着姐姐们的衣角,手足无措。

一个女儿又忍不住想要进入房内,被李敬亭妻子拦住了,“你们都散去吧……”

她的声音仿佛哀求,她拿绢子抹了一把泪,红着眼眶,面容也苍老了十岁,“你爹平时最要面子的一个人,从来没料想过今日这一切,如果你们还肯给他一点最后做父亲的尊严,就散去吧!”

几个子女还一脸担忧地站在门前,不忍离去。

“父亲到底犯了什么错?”一个儿子站出来不解道。

李妻红着眼眶,不知该如何解释。一个女儿道:“就是因为土国的败仗吗?”

李妻不语,只抹着泪。她实在不知该如何跟孩子解释这一切。就连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的计划第一百七十三章:王春华第174章 断了退路第175章 一句梦呓第176章 褫衣廷杖第178章 自刎而死第179章 立碑之争第180章 峒山阴谋第181章 夜半访客第182章 刑场偶遇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