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之宁国新主 第2章 1、问题重重

第2章 1、问题重重


推荐阅读: 重启之极海听雷路人花[文野x光遇]光之子到横滨是否水土不服?综英美我的家人到底在想什么?[综]冠位工具人[红楼]林氏荣华综漫陆生的日常关于我的丑照被印在钞票上这件事[明穿]农妇种田记[陈情令]我才不要当青蘅夫人呢[全职]媛与蓉我靠苟证道[洪荒][综]里世界的我们全都BE了!

京城的二月天,春寒料峭、天寒地冻。

一夜过去,屋子里的火盆早就熄灭了,热炕已经彻底变凉,贾琛的新身体不算康健,他蜷缩在厚棉被中还是觉得手脚冰凉。好容易挨到清晨时分,他哆哆嗦嗦的爬起来,穿好棉衣起床。乘着屋子里没别人,正好活动一下身体。

他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的身体尚未完全复原,病弱的身体特别怕冷。无论今后如何打算,健康的身体是基础!他不会打拳舞剑,但广播体操还是会做的。连蹦带跳的一连做了好几遍,运动产生热量,身体微微发热,手脚也有了几分温度。

推开窗户,一阵儿冷风袭来,寒风侵肌。冻的贾琛连打两个喷嚏,头脑也清醒了。

说好要幸福的活着,可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呢?依照贾琛此时此刻的心情,幸福生活的标配里,至少应该有个冬暖夏凉的的屋子!

真想念现代社会的空调啊!一朝跌进封建古代,此生怕是享受不到高科技文明了。不过退一步,若能在屋子里砌一道火墙、建个暖阁、多烧上几个炭盆,一样也能过个暖暖和和的冬天!

唯一的缺点是费钱!

贾琛赶紧巴拉自己的身家,这才发现糟糕了!家里的银钱似乎快要用尽了!他是家里唯一的主子,银钱都在他手里握着,那么,钱去哪儿了呢?

翻翻回忆,贾琛不得不承认,这不能全怪原主败家,给他这个继任者留下一个烂摊子。

原主花钱的理由充分又正当。

说来话长。事情要从原主十八岁上娶妻姜氏,嫡兄贾珍把他从宁国府分家出去开始说起。

在原主的记忆里,嫡兄贾珍素性霸道贪婪,是个很可怕的人。他对庶弟无甚感情可言,要全依着他的性子来,估计能让原主净身出户。幸好,兄弟俩的父亲贾敬还在世,贾珍不敢太过分,装也得装出个兄友弟恭的样子来。他给原主准备的分家产业,包括一幢位于宁荣后街的三进青砖瓦房,一个百十亩地的中等田地农庄,还有一个位于城北僻静街道的小商铺,又给了一千两的安家银子和十来个男女仆人。

宁国府的玉字辈只有贾珍和贾琛两兄弟。虽说嫡庶有别,在贾珍已经独占家族爵位、祖宅、祭田的情况下,剩余财产按照三七开或者二八开才是比较合适的方案,可贾珍给出的这份不足万两的产业恐怕连半成都算不上。

原主明显吃了大亏。可惜,他自小性格懦弱,只会埋首读书,素来不敢直面强横的嫡出兄长,吃亏成了习惯。原主的新婚妻子姜氏是个七品小官的庶女,嫁资微薄娘家无靠,即便觉得吃亏委屈,又哪里有底气反抗?不过私下多哭了两回作罢。

小夫妻两个就这么分家出去了。好在两人都是是安守本分之人,小家小业的也没什么大花销。分家之后,二人靠着吃铺子租金和田产出息过日子,夫妻相敬如宾。日子平静如流水般过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年末姜氏意外小产,不幸一尸两命去了。原主悲痛不已,硬挺着办完姜氏的丧礼,便一头栽倒病床上,延医问药半点不见效,不过个把月的工夫,此贾琛已非彼贾琛。

可怜……可惜……可叹……

古人素有厚葬之风。原主大约也是真的伤透了心,他发狠给姜氏办了一场隆重的丧仪,花销甚大,直接掏空了本来就不厚实的家底。偏积蓄花尽之后,他又开始生病。看病吃药最是烧钱,靠着借债、赊欠是无法长久度日的,到底还是走到了变卖家产这一步。

家里值钱的产业不过一宅一庄一铺而已。宅子要住卖不得,京郊的田庄好卖难买,且每年的收入也算稳定,原主实在舍不得出手,最后只得卖了城北的商铺,可惜这个铺子地段差、屋子陈旧,加上卖的急,将将得了六百两银子。

这六百两在结清各处的债务后,只余下百余两!家中好几口人,日日都要花钱,这样坐吃山空下去,百余两银子又能坚持几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哪里还有闲钱能给他砌火墙、建暖阁?

经济问题算是正式浮出水面。家


相关章节: 第1章 楔子第3章 2、杨妈妈第4章 3、请安第5章 4、捡漏第6章 5、辞别第7章 6、得益第8章 7、薛家第9章 8、南下第10章 9、 林府第十一章:林如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