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红楼之宁国新主 第57章 51、计成

第57章 51、计成


推荐阅读: 重启之极海听雷路人花[文野x光遇]光之子到横滨是否水土不服?综英美我的家人到底在想什么?[综]冠位工具人[红楼]林氏荣华综漫陆生的日常关于我的丑照被印在钞票上这件事[明穿]农妇种田记[陈情令]我才不要当青蘅夫人呢[全职]媛与蓉我靠苟证道[洪荒][综]里世界的我们全都BE了!

又行了两日,众人顺利到达金陵府。

贾芸和来升带着仆役在码头等着接人,金陵贾氏的族长也甚是殷勤的派了家中晚辈和许多下人来接。

船只靠岸,人们一拥而上,纷纷上前给贾琛行礼问安。

贾琛保持表面礼节,对前赴后继的讨好之人客气以待,内心却并不如何兜揽。想到上次参加乡试时,他来此地拜访时受到的冷遇,他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身份变化带来的巨大差异。

是啊!他不再是独自来金陵应试的穷秀才,而是朝廷的四品将军,手里还掌握了宁国府的偌大家产。有钱有势才能有朋友吗?世情如此,人情冷暖,他只能自己慢慢体会和适应!

贾琛命人将四具棺木直接送入祖坟旁的房舍内停灵安置。多了一具棺木,他少不得私下向贾芸、来升解释了一番秦可卿身亡的事。

来升和贾芸早前也曾亲眼目睹秦可卿投水自尽一事,听完了贾琛的解释也就是唏嘘一二罢了,对秦氏的死亡结局却不甚意外。谁能拦得住一个想死的人呢?秦氏久病,又心存死志,如此干净利落的去了也好。

金陵这边并无人知道秦可卿于路上新丧,只当她也是在京里办完丧事后归葬祖坟而已。

这个误会正好合了贾琛的意,他没有在金陵再操办一回丧事的计划。不过,他倒是不介意多请一些僧尼来,多做几场法事、多念几遍经文替往生者,包括那位“假秦可卿”超度。

宁国府在金陵的老宅已经收拾出来,足以让一行人住的宽敞舒适。

来升和贾芸提前到达金陵后,活儿做的相当到位。他二人通力合作,早早寻了有名的风水先生,算好了几个宜破土安葬的吉日,墓穴也挖好了,做法事的僧尼也预定了,只等灵柩一到就能办事。

贾琛听完二人的汇报非常满意,决定尽快将四具棺木入土安葬,他选定的下葬吉日就在五日后。来升听完立刻出门着手准备起来,绝佳的配合度让贾琛非常满意。

如此,宁国府的都总管一职,他不介意让来升继续做下去。至于以后,来世忠能不能顺利继位,杨庆能不能后发先至,都是说不准的事。

对于来升来说,贾琛肯用他就是最好的奖励。至于贾芸么,贾琛就只能搞金钱激励之策了。

贾芸家中只有寡母独子相依为命,经济比较拮据。贾琛私下补贴了他二百两银子,让他在办差时顺便买些江南特产,等回了京城将东西一转手,二百两就能实现翻番。这比直接给他四百两银子要好得多。贾芸还年轻,只有多出门见见世面,多做事受些磨炼,才能尽快的成长起来。

宁国府在京城算不上什么显贵,可放到金陵却已经是高不可攀的高门大户。家中既有爵位传承,还有众多家产可传子孙,锦衣玉食,金银满堂,是贾氏至关重要的一股力量,也是金陵贾氏的依仗。

族人们好不容易等到宁国府的当家人来金陵,自然要赶紧来露脸拉关系。一连数日,来给贾琛请安奉承的族人络绎不绝,尤氏那里也是日日有客。他们求的是什么贾琛也略知一二。

事实上,贾琛早在乡试后就曾细细打探过金陵贾氏的风评,那叫一个乱七八糟,比京城的贾府还差三分。他并非不想提携自家族人,也愿意出些钱财培养人才,偏偏找不出几个可以培养的读书种子。

贾家子弟已经习惯了靠祖宗余荫活着,读书不成,也不肯踏踏实实找些其他出路谋生。士农工商,操持农事怎么了?给人做工又怎么了?从商也是出路啊!一味攀附主枝,他的宁国府又能拿出多少职位来安置这些人?

事实上,除了贾芸是经原著确认过的品行优良之辈,不甚熟悉之人,人心难料,他也不敢随意启用。

当然一毛不拔也是不行的。

好在贾琛这次多带了些钱出门,他吩咐来升在祖坟附近陆续买进二百余亩的中等田产,当着众人的面,把地契送到族长手里代管,明言此为新添的祭田,所得收益应全部用来扶持穷困族人的生活。

族人们听闻后,又


相关章节: 第52章 47、恋爱第53章 48-1、盘算第54章 48-2、盘算第55章 49、南下第56章 50、金蝉第58章 52-1、共游第59章 52-2、共游第60章 53、新柳第61章 54、怪病第62章 55、户籍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