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贞观卖纸人 四百章何苦呢

四百章何苦呢


推荐阅读: 观梦录穿越修仙之我原来是炮灰重返1990只有我老婆不知道我很强神魔创深海直播间选谁当我的童养夫?万世承欢青春长伴[黑篮]上神请留步重生明星之浮华薄情综漫不幸的人

刘洋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小到整个大唐四周现在还有的战场中,几乎比比皆是。
最早一批被大唐打服的外族人中,很多都已经踏上这一步,后来的外族人中,一些比较聪明,比较厉害,有眼光的外族人也都开始奋发图强,都开始努力。
所以那些努力拼搏,想要搏一个出身的外族人,都在各个战场疯狂厮杀。
唐人有优先购买一切物资的资格。
这是一条多么过分的政策。
可是在大唐现在实行开来,就连那些外族人都心生愿意,他们恨的只有自己为什么不是生在唐人家庭中。
在外族人眼中,那些唐人一个个风度翩翩,大气无比,他们在工厂拿着同工种中最高的工资。
他们可以优先进行考试等等。
同样,每一项新型工作出现,唐人都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知识,他们是最早被普及文化的人。
他们即使是一个普通人,都拥有一技之长,他们都能读书看报。
这是大唐十年来努力的结果。
从贞观元年,大唐第一次普及报纸开始,第一次苏曦卖纸开始,第一次来办工厂,在工作中普及知识开始,到现在,整整十年之功的结果。
而且唐人上进,他们对各种知识都有求知欲望。
工厂内的各项工作,他们都会了解,各种技术性的东西,他们都是最先掌握的。
这种态度,让外族人羡慕。
为何他们就不行。
所以,他们要努力,他们也要去学习,他们也要向上,他们也想做优秀的人。
跟在苏定方的队伍中,刘洋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看到自己先锋营中的队率没事就看书,看各种书籍。
背包里总背着一本书,还是换着样的。
刘洋不解,他虽然也很爱学习,但还是不习惯走到哪里都看书。
他去问队率为什么,先锋营不是只靠武力就行吗?
队率笑着告诉他,打仗也有很多学问,有一些军医在疗伤解剖尸体时做过研究,弓箭射哪里容易毙命,刀砍哪里容易要人命,还有那些射了几十年弓箭,使了几十年弩机的老人告诉他们,顺风的时候该如何射箭。
很多很多知识,因为大家都会写一些字,就算不会写,也会让随军的文书帮忙记录下来,随后整理成书。
同时作为先锋营,他们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探查前方危机,需要了解的东西也很多。
比如随军打仗,遇见不同的河流,你得了解水文习性,暴风雨中又该如何前行,走一段路程该怎么合理分配体力。
很多很多。
刘洋表示自己长见识了。
原来打仗中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队率告诉刘洋,不只如此,在大唐军中,除非你是天生的军神,否则你要想升级,就必须会读书识字,必须了解军人的特性。
国家过阵子还要开军校,培养正规军人。
问题有很多,都需要一点一点解释,书籍很重要,里面记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你可能会用不到,但是你不能说这些知识没有用。
多了解一些是没错的。
队率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刘洋,刘洋很开心。
开心过后,刘洋更加怨恨自己的出身,为何不是唐人。
看看人家一个队率都能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语,人家就能有如此觉悟,怪不得自己这些僚人不如唐人。
人家就是文明之光。
队率又告诉刘洋,要想出人头地,还有一个更棒的办法,那就是改良军中用具,制造出实用性更强的武器,在作战中提出更好的意见。
比如之前就有人提出我们可以火药藏在八牛弩上射出,或者制造出易燃易爆的八牛弩枪头。
改良炸药,让炸药变成碰撞爆炸的形态。
大炮太重,有些战场施展不开。
八牛弩相对要轻便一些。
除此之外,弩机的箭矢也可以改变。
这个意见被接受,随后有人提出了其他研究,那就是为何不能把大炮缩小,变成易携带的类型。
很多很多。


相关章节: 三百九十一章憋屈三百九十二章形势比人强三百九十三章追求三百九十四章积极性大爆发三百九十五章快要沸腾的大唐三百九十六章都是问题三百九十七章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三百九十八章想法三百九十九章苗头四百零一章美差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