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180章 中庸之道

第180章 中庸之道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到秦汉时期,大理变成了廷尉,汉景帝的时候又改为大理,到汉武帝时又改为廷尉,反复更迭了几次。

到了隋唐以后,就正式改名为大理寺,这个寺,并不是寺庙,而是官署名称。

而在汉朝,廷尉长官俗称为大理,意思是“执掌法律之人”。

虽然廷尉是九卿之一,中两千石高官,但灵帝以来,廷尉的权力大半都归了阁台,有时廷尉还得当尚书令的下属,审理案件必须听从尚书令,所以陈暮也不虚他。

吴恭将案件丢在他的桌案上,冷冷道:“尚书令自看。”

陈暮见他好像真的生气了,便站起来,拉着他的手往旁边桌案上推,边拉边笑着安抚道:“大理先别动怒,有事好商量。”

“哼。”

伸手不打笑脸人,吴恭冷哼一声坐下。

“大理是要茶还是要酒?”

陈暮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边翻看案件公文边问道。

汉人喝饮料,基本也就这两样,就跟后世来客人要上茶是一个道理。

“酒。”

“给大理上酒。”

陈暮吩咐了一句,再看了一眼案子,心里就有了腹稿。

“不知尚书令看得如何?”

吴恭喝了一口酒,询问道。

陈暮点点头:“原来是弘农郡的盗窃案,我正打算下公文对大理与弘农太守士孙睦以及陆浑令郭永申饬一番。”

吴恭脸一黑,道:“这么说,尚书令是觉得我量刑有问题,要责难于我?”

“量刑没问题。”

陈暮笑了笑:“《刑法志》言,取其非物谓之盗,《律令》曰:盗二两金者弃市,此人臧(赃)获,得失物直(值)三两金,弃市无可厚非。”

盗窃罪在汉朝是极大的罪,分为四个等级,偷1钱-22钱或者价值1-22钱的物品,罚金1两。

偷110钱到22钱的物品,罚金4两。

110到220,关3年。

220到660,关5年。

660枚五铢钱到二两金之间,无期徒刑,脸上刻字。

二两金以上,弃市。

一斤金子价值一万钱,十六两为一斤,那么一两金子就是625钱,二两金子,就是1250钱。

弃市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带去闹事街头,人多的地方斩首。

到明清时期,就是菜市场行刑。

想象一下,现代偷几千块钱被判死刑是什么概念。

这还是汉朝,法律已经算是宽松了一些,秦朝的法律更严苛,偷盗罪几乎与杀人罪并列。

只要你敢偷,哪怕1毛钱,也得服徭役30天。

从秦简《法律答问》里来看,基本上就是犯点小罪坐牢服徭役,中罪就是死刑,大罪不用想了,直接连坐。

如此严酷的律法,也难怪秦二世而亡。

“既然量刑没错,那是何意?”

吴恭脸色就更加不好看,把廷尉已经盖章要斩首的犯人临时叫停,硬生生又拉回死牢里,这无疑在打廷尉的脸。

陈暮说道:“这案子有一处疑点。”

“哪处有疑点?”

“公文上说,富商张斗丢失玉器一件,值三两金,后于案犯王乙家中人臧并获,是与不是?”

“不错,公文里写得很清楚,王乙那日醉酒,趁夜潜入张家,盗取玉器,墙壁上还有王乙那日所穿之鞋的鞋印,印纹已经对比过,确认无误。”

“所以我才有一点想不明白。”

“哪一点?”

“按照以往公文叙述,当地官府如何确认是这名犯人,又如何抓住他的,都会详细记载,而这里面却含糊其辞,只有一句张斗起夜,隐约见是王乙。”

“失主亲自指认难道不对吗?”

“当然不对,我看了王乙户籍,此人是城外乡里人,在西城单独租住房屋,平日做点小生意。而那张斗住在城东,是大富商,按理来说,二人身份地位相差如此之大,应该不认识才对。”

“也许是偶尔听起?一个县城能有多少人,少的数千,多的不过万余而已,偶尔遇见很正常。”

“那也不该知道名字。”



相关章节: 第9章:房章第10章 主动示爱第11章:尚书令第12章 尚书台第十三章 收权第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十六章 十二月朝议第183章 各有算计第184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第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