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184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第184章 老狐狸与小狐狸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对象。

特别是这两年,杨家袁家出仕的人已经极少。

袁绍只是个六百石就不用说了,袁术那个集中了袁家全部资源弄上去的两千石虎贲中郎将,在西汉时还算有点权力,是统领宿卫的禁军统领。但到东汉就变成了水货,属于贵戚子弟担任的散职,没有实权。

不然的话,袁家又不缺钱,难道还花钱买不到什么好官职?

还不是因为汉灵帝已经意识到这些政治世家长期把持朝政对于他执掌权力的危害,从而在慢慢地削弱他们。

事实上汉灵帝倒不是在针对袁家和杨家,而是在针对整个东汉官僚体系。

以前的东汉官僚体系是怎么回事?

官员的儿子进入太学读书,出来后直接举孝廉入仕,然后一代又一代,形成独特的世家体系,垄断了官职,让寒门几乎难有上升渠道。

注意,这里说的是寒门,可不包括平民黔首。

寒门是落魄贵族,有钱有吃有喝能读书,仅仅是没有政治地位而已,可比那些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平民黔首强得多。

连寒门都没有上升渠道,更别说普通百姓。

虽然汉朝也不乏有平民出身的官员,比如朱买臣和贾逵,可那叫幸存者偏差,无一不是运气好、能力强,有贵人相识才走到这一步,大部分官员,还是得靠家世背景。

袁隗不傻,这些年来天子动作不少,卖官、提拔鸿都门学以及寒门出身的官员,现在三公九卿,一半都是寒门出身。

他知道天子的意思,所以陈暮要想举荐袁绍和袁术,天子不一定会答应。

而且袁隗摸不准陈暮的套路,犹豫片刻,他缓缓开口道:“尚书令想举荐本初和公路,好意老夫心领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未来他们的路,还是得靠他们自己走才行。”

陈暮笑道:“老大人是怕陛下不答应吧。”

袁隗没有接话。

陈暮又道:“实不相瞒,其实我也是有求于老大人,如果老大人答应帮忙的话,那我自然有办法让陛下同意。”

“哦?”

袁隗来了兴趣,问道:“何事?”

陈暮笑道:“那任秉是老大人门生故吏,上任齐国之后,似是对我留下的诸多政策有些不满,胡乱更改,我心中不悦,所以希望老大人出面,帮我这个忙,将任秉调离走。”

吴匡太老了,他早年跟着的是现任太仆黄琬的祖父,汉桓帝时期的太尉黄琼,资历虽老,但年龄也大,这个月正式被汉灵帝辞退了。

陈暮听到消息,那位继任者任秉才刚到齐国上任,就大刀阔斧,将他留下来的政策改得面目全非。

这一点哪怕沮授都没办法,因为沮授是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治理权。

原来陈暮的政策能实施,是因为吴匡配合,新来的国相不配合,沮授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陈暮打算跟袁隗做个交易,至少这两年内,不允许任秉胡来。

也许有人会奇怪,陈暮不是管着两千石吗?

是。

尚书台确实管着两千石。

但问题是《后汉书》记载:“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

当时所有的官员,哪怕你不是买官得来,而是朝廷征辟你,你还是得交一笔钱,只是给的数量不如正常买官那么多而已。

任秉是袁家的门生故吏,是通过正常的举孝廉入仕,可一样也花了一笔钱,这笔钱花了,就受法律保护。

除非他干了坏事被刺史揭发,上报到朝廷来,陈暮才有处置的权力。

不然哪怕汉灵帝也不会无故罢免一位花钱的官员。

因此陈暮就打上了袁隗的主意。

袁隗不动声色地道:“原来是这样,不知道尚书令觉得,公路与本初,适合去哪一地去做太守?”

“永昌和长沙。”

陈暮毫不犹豫把早已经想好的地点说出来。

袁隗眼睛一亮,永昌是偏僻了些,但袁绍只是个六百石,一跃成为封疆大吏


相关章节: 第十三章 收权第180章 中庸之道第十五章 搅乱天下格局第十六章 十二月朝议第183章 各有算计第十九章 年轻袁绍,雄主之姿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么?第二十一章 前汉南北军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风雨将至第二十三章 长辈的快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