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

第二百四十一章 错误的道路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政治,是一门学问。
有人说,到底什么是政治?
其实政治很简单,那就是看上位者的利益。
如果符合上位者的利益,那就是政治。
比如岳飞北伐,连战连胜,结果被十二道金牌召回。
每每看到这个历史,后世之人无不扼腕叹息,痛骂秦桧和宋高宗二人奸臣昏君误国。
但这其实就是政治的体现,也是上位者惧怕自己利益受损的典型例子。
岳飞在朱仙镇一战大败金兀术之后,气势如虹,号称要收复汴梁,迎回二圣。
这对于大宋来说,自然是有益于国家利益。但对于宋高宗本人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倒不是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这件事对宋高宗是噩耗,而是岳飞连战连捷,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坏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岳飞在军中的威望会越来越高,在士兵们心目当中只认岳飞不认皇帝,最终有可能会因此威胁到宋高宗的皇位。
后世很多人说岳飞之所以被杀,是因为提出口号要“迎回二圣”。但实际上,这个口号就是宋高宗战前自己提的,跟岳飞半毛钱关系没有。
岳飞真正被杀的原因,还在于宋王朝又犯了固有的老毛病——猜忌武将。
赵匡胤自己得位不正,所以对手下的那些武将一个个提防得很死。有宋一朝,都是打压武人,提拔士大夫。
似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了宋代皇室不可变的祖宗之法,皇帝亲手将自己的武德阉割。只要有厉害的武将出现,在皇帝和那群文臣眼里,都是眼中钉,肉中刺。
北宋的狄青,南宋的岳飞,就是最好的例子。
像他们这样的人,不管生在其它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建功立业,可惜偏偏生错了王朝,处在了一个厉害武将是政治错误的时代。
可没有办法。
在宋朝,这就是政治正确。
所以说,政治这门学问,说起来简单,但有的时候很复杂。
因为你得弄清楚朝堂上下的关系,还得摸清楚上位者心里在想什么,在惧怕什么,在担忧什么。
那么现在刘备灭袁绍之战,在过了战略阶段之后,就到了政治较量的阶段。
这个政治较量不是在冀州,也不是在青州,而是在朝堂。
陈暮曾经和沮授他们说过,袁绍覆灭之后,朝廷也该开始猜忌打压刘备,新的冀州牧,肯定会很快到来。
所以他们必须让袁绍晚点死,不能让朝廷在去除袁绍这个心腹大患以后,就要开始对刘备动手,必须要给刘备集团一点准备的时间。
目前整个刘备集团里,除了陈暮看到了这个危机以外,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界桥之后,各路将领就一直嚷嚷着要攻破邯郸邺城,生擒袁绍袁谭送往洛阳。
跟虫豸在一起,怎么可能搞得好政治嘛。
万幸陈暮身边还是有那么一群对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同伴。
比如沮授,以及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的荀彧。
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那自然是要培养的下一代,未来的接班人。
当然。
主要是诸葛亮。
毕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
司马懿脑生反骨,就留给诸葛亮当政治对手,算是一种磨砺。
在东汉末年,打压司马懿,也绝对是一个政治正确。
这两个对手,陈暮是一定会将他们分化的。
一是高明的上司不会愿意看到自己有一群抱团在一起的聪明手下,二是他们本来就水火不容,需要互相成就才能快速成长。
不然太顺风顺水的话,再聪明的人也有可能会迷失自我,最终犯一些可能出现的错误。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激化他们的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
第二日,陈暮洗漱起床之后,从帐篷里出来,正准备去巡视一下营地,召集麾下几名将领布置点防守任务,却看到司马懿站在帐篷门口,双手笼在袖子里,精神有些萎靡,似乎一夜未睡。
“仲达。”
陈暮轻笑了一声,司马懿还是有功利心的,历史上他曾经拒绝曹操的征召,那是因为当时局势不明,认为汉室气数未尽。其次是嫌曹操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第二百三十七章 观望局势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阳相会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敌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阳第二百四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阳的意图(感谢歆帅帅大佬的盟主打赏)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