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

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自立为主?
李宣的话让袁谭心中起了轩然大波。
即便他再蠢,也知道这是死路一条,因为袁氏目前全靠他爹撑着。
一旦他敢自立,手下那些人绝对不会支持他,刘夫人想废掉他的权力,麾下的将领谋士也不会同意。
不要忘记,城中除了他袁谭以外,还有一个袁熙。只要他敢这么做,那些将领谋士就敢拥戴袁熙上位,将他的军权大印收回来。
所以听到这个提议,袁谭几乎毫不犹豫地道:“表兄,自立为主乃是寻死之道,切莫再说了,我断然不会抉择。”
李宣摆摆手,笑着说道:“外亲别急,我只是把你目前仅有的三个处境说出来而已,若外亲觉得我说得有道理的话,且听我慢慢分析,慢慢道来。”
“请说。”
袁谭也是走投无路了,既然有个“明白人”能帮他分析时局,自然是万分愿意。
李宣就说道:“先说第一条投降刘备,这算是个好去处。”
“好去处?”
袁谭诧异:“袁氏与刘备为死敌,这也算是好去处吗?”
李宣说道:“因为刘备不会赶尽杀绝,此人极为名声,答应了长公子,就不会斩草除根,将来未尝不能出仕于朝,高官厚禄。公子可知道,当年我父亲是如何评价刘备的吗?”
“愿闻其详。”
袁谭说道。
李宣坐在席上,探头对袁谭说道:“当年我父为东平相,刘备出征讨伐董卓,路过东郡,听闻我父在东平,特意前来拜访,他们交谈过后,前几年我父亲临终之时对我说,时局将乱,天下间的英雄没有超过刘备的。王芬张邈与我交好,袁绍是你们的姻亲,但是你们切勿依附这些人,一定要归附刘氏。”
“李公对刘备评价如此之高?”
袁谭惊讶道:“那为何表兄却是来了冀州?”
李宣苦笑道:“外亲应该知道,德高公是我堂叔,他无子无女,去世的时候,公舒先生便希望我能过来帮他处理后事,结果.......”
袁谭就没说话了。
党人一派关系错综复杂,李膺当年是党人领袖,天下楷模,他的侄子李度便一直跟着大将军何进,后来何进死后,又跟随王芬。
李度是李膺兄弟的儿子,李宣是李膺的孙子,论起关系,李宣就是李度的堂侄,李度当年受李膺的事情牵连,遭受了党锢,没有娶妻,一辈子无儿无女连个人送终都没有,李宣前来吊唁,结果来了就走不得,全被袁绍强行留下了。
归根到底,还是袁绍靠党人起家,结果背刺党人之后,怕党人逃离冀州利用他们的名望和士林地位与他作对,因此干脆名义上是让党人继续留在冀州出仕,实则几乎跟软禁没什么区别,不准他们离开。
李宣见袁谭不说话,就继续道:“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条选择,外亲愿意与否,就得权衡利弊。”
“嗯。”
袁谭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选择这条。
李宣说道:“再来说一说突围北上去找袁公,此法也是寻死之道,城外十数万大军,恐怕难以突围,九死一生,而且城中将士士气低迷,根本不可能冲得出去,长平之战就是前例,此乃是下下策,我不建议外亲如此抉择。”
“自立为主也是下下策,我也不会选。”
袁谭立马说道。
“那就再来说说剩下的,也是只能被动选择的一条道路——守城!”
李宣道:“坚守无外乎顽强抵抗,但城中粮草不多,即便是省吃俭用,立即搜罗城中其余食物,如老鼠、鸡犬、牛羊,乃至于在城中开辟菜地,我估计顶多维持半年吧。”
“现在袁公北上,即便把河间中山国巨鹿渤海等郡国收复回来,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稳定局势,且此时正是秋冬时节,百姓也只有过冬的粮食,除非袁公纵兵劫粮,否则自己的补给都会成为困难,更别说支援邺城。”
“因此如果公子寄希望于在城内等到袁公来救,其实很渺茫。最重要的还是城内军心浮动,刘备军每日散发海量文书,动摇军心,城中不少军官士兵恐怕都颇为意动,想要维持局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宫第二百六十五章 千年大业换帝位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邺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二百七十章 刘协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二百七十二章 围魏救赵第二百七十三章 决战之日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