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一章 虽非同胞,情同手足

第一章 虽非同胞,情同手足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旧帝驾崩,新帝登基,皆有无数礼仪规章制度。
刘虞这个丧礼,就办了差不多大半个月,光朝议就开了三天,为先帝选择谥号。
在考虑许久之后,群臣最终定下“静”字,《谥法解》云:柔德考众曰静,恭己鲜言曰静,宽乐令终曰静。
刘虞一生宽厚仁德,谦恭有礼,虽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被强推上的皇位,但光论他个人的品德,当得起一个美谥,因此取汉孝静帝。
到了十二月下旬,朝廷将刘虞盖棺入殓,送往北面邙山陵墓安葬。满城素縞,上万百姓随行,在军队的护航之下,上千官员,数千士兵,鼓瑟齐鸣,浩浩荡荡。
作为如今朝廷地位最高的齐王,同时也是下一任皇帝继承人,刘备披麻戴孝,本来按照族谱辈分来说,他就比刘虞低几个辈分,刘虞是光武帝六世孙,曾祖父刘臻的祖父便是那位废太子东海恭王刘疆。
而光武帝又是刘邦九世孙,所以综合起来,刘虞便是刘邦十五代孙。刘备的辈分就差太远,他是刘邦第十九代,比刘虞低了四个辈分,因此别说披麻戴孝,按照族谱辈分,还得喊刘虞祖宗。
一行人抵达邙山,为刘虞送葬。刘虞生性简朴,穿的衣服破了也要缝缝补补,为了怕给国家财政增添负担,早早地留下遗诏要求薄葬,但刘备还是准备了大量随葬品以保证规制。
倒不是刘备不尊者死者遗言,而是两汉时期古人普遍把死人当作活人,认为人死后还要继续生活,所以死者生前物品以及金银珠宝、粮食器物、衣服首饰都不能少。
特别是像刘虞这样的皇帝,规格制度要有黄肠题凑和金缕玉衣,还有大量生活用品,如陶俑、车马、卫兵、金器、玉器、铜器、漆器等,规模非常大。
因此哪怕已经非常简朴,但最基本的皇帝规格下葬还是要有。而哪怕是最基本的规格,也十分浩大,所以这个葬礼还是要花很多很多钱。
好在刘备财大气粗,所有开支一应承担。不仅为刘虞购置了大量陪葬品,还发动全城陶匠,连夜制作一批陶俑士兵和侍从。
从秦到汉,在废除人殉制度之后,帝王将相皆以陶俑侍从卫兵相伴,各等级有相应规制,这也是兵马俑的由来。
车马一路护送,冬雪皑皑,群臣与百姓沿着洛阳北面的邙山道路艰难前行,大雪覆盖了整片邙山,静帝陵墓位于洛阳城西北约五里处的一座山崖内,这里离汉孝康帝的陵墓有四里左右。
陵墓外清出一大片空地,无数匠人把赶制出来的陶俑送到此间,刘备派人将所有的陪葬品送入墓穴,在各个墓室当中摆放整齐,等到一切就绪,才将刘虞棺椁送入其中安葬。
很快刘虞棺椁入墓,封好墓穴。在一片锣鼓声天中,仪式差不多也到了尾声。还有一些比较繁琐的祭祀活动,会有专门的人来执行,公卿们参拜之后,就可以离去。
众人开始往回走,在大雪纷飞中,回到了洛阳北宫,进入宫门之后,公卿们便拥护着刘备前往南宫崇德殿,呼啦啦数百号人,推举着刘备来到了崇德殿外。
倒不是今天就要举行登基仪式,而是今天要召开朝议商讨登基的诸多细节。
由于汉朝天子寿命普遍比较短,下一任继承者年龄也普遍比较小。所以按照以往惯例,在天子死后,一般由后宫和三公九卿们共同商议。
在天子驾崩之后,如果太子还年幼,就会商讨登基事宜。如果天子无嗣,就要商讨去那里找下一位皇帝。
像汉安帝刘祜,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康帝刘宏,都是因为上一任皇帝没有子嗣,于是从宗室当中比较近的诸侯王子嗣当中挑选出来的皇帝,而这些事情就由公卿与皇后太后相商。
可现在刘虞留下了遗诏,任命刘备为下一任皇帝,刘备是一位成年人,且手握大权,所以自然不需要撇开他单独商议,甚至可以说,本身公卿们就得听从于他的安排。
在朝臣们的拥护下,刘备进入了崇德殿,有些茫然地四下扫视这宽大的宫廷。
当年董卓之乱,他还在隔壁不远的却非殿和曹操公孙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请三辞第二百八十二章 传位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三章 未来方向第四章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第五章 曹操的处境第六章 吕布的处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