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

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在听完了陈暮的阐述之后,庞德公又道:“那鼓励工商又何解?自春秋战国以来,各国都是重农抑商,害怕放弃农耕而去当商人,怎么陈公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个问题说起来复杂,但要想解释也容易。”
陈暮笑道:“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农业人口,促进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当你的总生产力提升上去,比如曾经你需要三千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才能保证大汉所有百姓生存,而现在你只需要两千万乃至于一千万人生产就可以保证的时候,继续三千万人生产农业,会如何?”
庞德公沉吟道:“我明白了,在扩大了生产力的前提条件下,三千万人继续从事农业,势必会造成粮食增产,粟麦稻米的价格会一落千丈。班固《食货志》曰:籴贵,伤民;籴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是这个道理吧。”
“不错。”
陈暮点点头:“而且鼓励工商业还有多个好处,一是让世家豪强无佃户可雇佣,即便要雇佣,也要花很大代价。其二是促进商业繁荣,只有手工业大力发展, 商业贸易得到保障,国家就可以收取商税, 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以此保证国家的健康生长。”
庞德公和司马徽听着陈暮的治国理念不由得频频点头,周围庞统徐庶等人却是一头雾水, 道理都懂,也已经隐隐听懂生产力是什么意思,可如今大汉现在千疮百孔,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如何才能增加生产力呢?
他们自然不知道前几日三人谈话的内容,陈暮已经通过让南方出现双季稻来提高生产力, 并且还在大量兴修水利设施抗旱抗涝,所以到了这个关键节点,众人就只能云里雾里。
好在司马徽知道几个学生没有听讲,便特意给他们解释了几句, 将前些日子聊的一些内容大概讲给他们听, 这才让众人恍然大悟。
就听到庞德公又道:“前些日子陈公说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待统一大汉之后, 就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个五年计划要进行统筹, 发展蒸汽机, 还有所谓的自然学,当时时间匆忙, 只听得个大概, 却是不知道有什么具体内容。”
陈暮笑道:“自然学的概念已经跟二位阐述过,《庄子》曾言:常因自然而不益生。这自然就是天地万物, 而自然学,就是人顺应万物,发现万物, 改变万物, 创造万物的一个过程。”
“自然学作为一类学科,有生物、化学、物理、数术等等。《孟子》曰:夫子之设科也, 往者不追, 来者不距。因而自然学, 也可以称之为科学!”
“目前青州泰山学宫已经深入研究了自然学, 对于改造万物,创造万物已经有所成就。不过这些东西都是要一步步来,人不可能将宇宙之奥秘一夜之间研究彻底,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我的治国理念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发展生产力,让百姓能够吃饱饭,让大汉子民可以做其它更多想做的事情。发展自然学,研究自然万物之理,以此来改变大汉的生活,如那蒸汽机,可使千里之遥,一日就到。”
“而其余方案,便是发展生产力以及发展自然学的手段。”
“如我会大力修建漕渠,兴修水利设施,这些东西能够抗洪抗旱,保证生产力提升。同时还会大力推广教育,让大汉百姓至少要读书识字,发掘更优秀的人才,以此扩大更多的研究自然学的队伍。”
“现在大汉不缺钱,缺的是人口,是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我在青州时曾经派遣船队出行海外,抵达倭奴国,发现那里遍地都是露天金银铜矿。巨大的矿产储备就给了国家充足的底气,钱财不缺,生产力提升,又何愁大汉的足迹遍布宇宙, 何愁江山会不长远呢?”
一席话语, 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治久安的奥秘阐述殆尽。
虽然治理国家远比陈暮说得复杂很多,问题也会很多。但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问题。
生产力跟得上,像清朝一样, 不仅有了占城稻,还有


相关章节: 第二十四章 襄阳城下第二十五章 鹿门山访贤第二十六章 坐而论道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二十八章 讲学第三十章 窥伺关中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三十二章 关羽的眼镜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第三十四章 大战阎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