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二合一大章)

第六十五章 我预判了你预判了我的预判(二合一大章)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历史上刘备就是被曹操赶去了荆州,最终战略转移至四川,平定巴蜀,建立季汉。
而陈暮的意思显然也是如此,要把曹操向南赶。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稳扎稳打,很难失败。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把曹操往死里逼。
而且这样做不会与曹军发生大规模战争,不管是自己死很多人还是杀很多敌人,都要发无数爵位和赏赐下去,增加朝廷的负担。
因此把曹操往南赶是最好的办法。
又省钱又省力。
最重要的是,只要他敢学刘备去南方,那就是找死,完全没有任何活路。
这并不是臆想。
刘备之所以能够在荆州活下去,是因为他本身有仁义的好名声,再加上他也姓刘,是宗室人物,刘表碍于这两点,担心杀了他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才没办法对刘备赶尽杀绝。
但即便是如此,历史上蔡瑁和蒯越也差点把他弄死,最终只能伪装上厕所,马跃檀溪,才勉强逃得一条性命,可见即便是刘备在荆州,也是九死一生。
反观曹操呢?
一不姓刘,二没有刘备的好名望。
之前还曾经背刺过刘表一次,只要他敢去荆州,必死无疑。
那么可以去江东吗?
一样凉。
一山不容二虎,孙曹皆为志在天下的枭雄,孙策想夺江东,怎么可能容许曹操来抢自己地盘?
所以曹操不管是去荆州还是扬州,都只有一个结局——死翘翘。
甚至退一万步来讲,他即便是去荆州了,刘表没有杀他,曹操也绝不可能拿下荆州,或者学刘备入蜀得四川。
刘备在历史上于荆州名气和威望很高了,而且得了不少大族支持都只是得了荆南四郡,还打得非常勉强,更别说曹操这样无根基名望之人。
一旦出现刘表病死,刘琮在蔡夫人和蔡瑁等人支持上位的局面,刘备大军南下,荆州投降,曹操一旦敢趁机搞事,等待他的就是以蔡瑁张允等有兵权之人的反扑。
而入蜀就更不可能了,刘备能够入蜀是因为曹操自己轻视了张松,张松于是劝说刘璋迎刘备入蜀,让刘备去进攻张鲁,以此达到驱狼吞虎的目的。
但实际上张松是想帮刘备夺取四川,先不说曹操运气好没被刘表弄死,跟历史上刘备一样夺取了荆南四郡,张松会不会帮他入蜀呢?
再退一万步说,刘备和陈暮犯了历史上曹操的错误,轻视了张松,张松打算迎曹操入蜀,可用什么理由来说服刘璋呢?
要知道历史上张松说服刘璋的理由是:“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意思是刘豫州与您是宗室兄弟,可以与他结交联盟,这才说服了刘璋。
曹操跟刘璋是宗室兄弟吗?
一个姓曹一个姓刘,八竿子打不着,曹操还没有刘备那么好的名声,刘璋凭什么放下戒心让他入蜀?
因此对于朝廷来说,综合种种,将曹操往南逼是最好的选择。
而郭嘉之所以认为曹操往南走,倒不是跟陈暮一样知道历史,而是通过自己对刘表孙策刘璋等人的性格分析,推测出这个结论。
曹操曾经坑过刘表一次,他与孙策也只是脆弱的结盟关系,与孙刘都不友好,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往南是死路一条?
被郭嘉一点就清楚,难怪陈暮没有集结兵力与他开展大型决战,而是分散进攻,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把他拖住。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曹操只觉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就连偶尔犯的头风都仿佛没有了,愕然说道:“陈子归这是要对我赶尽杀绝呀。”
郭嘉苦涩道:“谁能想到他进攻河南,根本不是想将我们消灭,而是要把我们往南方驱赶。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恐怕孙策往江东去,未尝没有陈子归在背后唆使。”
“你的意思是,孙策去江东也是他的计策?”
曹操愕然不已。
郭嘉摇摇头道:“明公想想,孙策如果留在豫州,我们与孙策合并十余万众,再加上刘表为援,集合在一起的力量未尝不能与朝廷一战。可孙策为什么忽然去江东呢?他一去,力量分散,不就被逐个击破了吗?”


相关章节: 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第六十二章 关中大胜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六十六章 呼朋唤友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六十九章 大汉上将军讨逆先锋孙文台第七十章 孙曹刘一网打尽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