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六十五章人心叵测

第六十五章人心叵测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夜晚,王允与杨奇商量好了细节,就在书信的末尾写上了蒲阴陈氏这四个大字。
并且写好了奏折,第二日清晨就派遣信得过的家臣送入洛阳。
王允被征召为豫州刺史,他也征辟了名士尚爽和孔融担任从事,他们三人也是老朋友了。
第二天早上,孔融注意到王允脸色不太好看,熬了黑眼圈,不由奇怪问道:“子师,昨夜没休息好吗?”
王允心道还不是为了你们操碎了心?
昨天拿到的那封书信内容可是吓了他一跳,原来这是张让宾客与黄巾军高层之间的来往书信,里面涉及到了很多关于太平道的隐秘之事。
信件内容也很简单,其实就是豫州和冀州各地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名单。
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之前,太平道在全国上下的信徒无数,触角甚至伸入宫廷里,很多达官贵人都是他们的信徒。
而能够写进这些信徒名单里的人,身份都是非同一般,有些是当地豪门望族,有的是各地名士,有的是朝中的宦官,还有的是天下各地官员,甚至连益州的太平道官员信徒都有。
其中鲁国孔家居然也有太平道的弟子。
为此王允和杨奇昨天商量了一夜,挑挑捡捡,把该删去的和该留下的做了分析,这才写好奏折上报,准备扳倒张让。
也许有人会奇怪,单凭王允的一封奏折,无凭无据,怎么能扳倒张让?
但事实上在太平道起义之前,这个宗教虽然没有受到朝廷官方承认,却也没有被朝廷打压,属于正统宗教,民众允许自由信仰。
皇宫里很多宦官宫女,就是太平道的信徒,像马元义联络的中常侍宦官封谞、徐奉就是张角的人,这些在《后汉书》当中都有记载,汉灵帝自己也知道。
所以在原本历史上,王允的奏折本来就是无凭无据,仅仅只是张让的宾客在书信里的确聊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事情而已。
王允查了半天,也只是怀疑张让与黄巾有牵连,没有真凭实据。
毕竟汉灵帝不是傻子。
如果王允真的拿到了张让与太平道有瓜葛的确凿证据,确定张让被太平道控制,是黄巾的人。即便张让再受宠,这种威胁到皇权与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汉灵帝再傻也不会包庇,早就把张让拉出去砍了。
因此可以预见,王允的奏折,也只能是捕风捉影的事,不能算有实质的东西。
不过信上的内容全都是真的,经得起推敲。
汉灵帝只需要在名录上随便找一家查下去,查他们以前是不是太平道信徒,百分百就能查出猫腻,验证这封信件的真伪。
因此实际上这些信件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信的人是张让的宾客,是张让亲近之人在与黄巾联络。
如此自然就能牵扯到张让的头上,让汉灵帝对张让起猜忌之心。
但这些话偏偏没办法去和孔融说,总不能告诉他,你们孔家也有太平道的二五仔吧。
王允只得敷衍道:“嗯,昨夜观书看到深夜。”
孔融佩服道:“子师真是我辈楷模,即便是行军打仗,也不忘了看书。”
王允懒得接他的茬,孔融这个人太正直,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哪里,太正直的人走不了多远。
这次计划王允本来可以借别人的手做,比如将书信交给杨家,让杨赐来干这事。
反正杨赐是帝师,也曾经与宦官对着干过,哪怕是刘宏也拿他没办法。
但王允却觉得这是一个攫取声望的好机会,如果扳倒了张让,他立即就能名满天下,成为海内皆知的清流名士。
即便没有扳倒张让,有帮助各大世家豪门删减名录的人情在,朝廷很多官员也必然会保他一命。
如此让他名声大噪的机会,王允又怎么可能错过?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
青史记载,此次事件过后,王允虽然没有扳倒张让,使得张让数次陷害他,将他多次下狱。
但每次他下狱,无数官员就会争相救他,如杨赐、袁隗、何进、张温都曾经出过手,甚至联名拯救他出狱,保住了他的性命后来董卓进京,拜他为司徒,也是看重了他的名


相关章节: 第六十章陈暮发动技能——万箭齐发(求推荐票)第六十一章人命如草芥(求推荐票)第六十二章朝会第六十三章人心险恶第六十四章暗箭第六十六章党人第六十七章天子赐剑(求推荐票)第六十八章我入彀中第六十九章西凉铁骑第七十章等人(求推荐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