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不多是八百到一千大汉铜宝之间,不到一枚银元的样子。
但即便如此,这个收入也已经非常丰厚了。
因为如果把大汉铜宝和五铢钱对等的话,按照《居延汉简》和《九章算术》的记载,当时一名大汉百姓的年收入也仅仅3000-5000钱之间。
而当时的粮价却在100-200钱波动,到桓帝之后,粮价已经开始飙升,往220以上走,汉末的时候,普遍在500钱以上。
也就是说,现在大汉的人工工资远远高于之前平时东汉年代,粮价又远远低于大汉的鼎盛时期。
那么国家要付出的财力以及国力,就是不可想象的,需要强悍的国库支撑才行。
简单一道算术题。
虽然征调的民夫达四五百万,但并不是说这四五百万人天天在挖渠。
只是笼统人数而已,各地每个月上工人数并不固定。
但一年大概人数在一百到两百万之间。
取中间值一百五十万人,而工人平均工资在八九百大汉铜宝。
那么一年下来,国家要付出的财政工资支出就达到了十五亿大汉铜宝,而这种情况要维持三到五年。
因为三到五年内大部分通渠工作会完成,剩下的用人数量会减少,后面五年就按每年十亿算。
十年下来,光工资支出就达到了一百多亿。还不算别的开销,总开销大概在二百亿以上。
并且这还只是修运河的直接支出,还有大量其它支出。
比如运河沿线的大部分青壮都参与到修渠当中,沿途郡县的粮食生产不足。
国家就得从别的地方购买粮食来平抑当地粮价。
还有公务员数量飙升,本来就是采取高薪养廉的政策,每年要支出的工资比以往多出了数倍,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用来支付公务员和修运河的费用。
之前说过,按照记载,东汉和帝时期,正常年份大汉一年的税收大概在200亿钱左右,刨除掉一年所有开支能剩下83亿。
但现在每年财政支出都超过了200亿,甚至接近300亿,财政压力非常大。
而东汉百年羌乱,花费的资金也就二百多亿五铢钱,可正是一场羌乱,几乎把整个东汉的家底掏空。
从这一点上来看,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各种经济手段支撑,即便是从日本以及海外运金山银山铜山回来,也不一定能弥补亏空。
所以陈暮采取了很多办法。
如使用合金来减少铜和银的消耗,同时增加大汉铜宝以及大汉银元的产量。
给高级公务员发工资并不是直接用钱,而是大部分用比较珍贵的等值物品取代,比如丝绸、香料、珍珠、玛瑙等。
加大力度开采境内和境外的矿产,创建大量国有企业,由国家专营一些必需品,从民间回笼资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农业税,增加商税,鼓励民间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如此在一系列经济措施和国家政策之下,才能够进入经济的良性循环。
当然。
目前为止这些措施真正有用的还是前三者,最后一条并非那么快就能够做到。
后世我国改革开放那么多年才能取得好的成绩,现在对于大汉来说,本就是一穷二白,从无到有,自然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但正如未来有句话说,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已经处于最低的低谷,怎么样发展都应该往上走。
所以陈暮认为,只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至少一百年内按照他布置的道路发展,大汉发展到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称霸全球的程度应该不成问题。
章武十一年三月,司徒赵温病逝了,享年七十五岁,由于青霉素的提纯工作已经完成,正式进入投入市场阶段,所以比历史上多活了三年。
朝廷为这位为大汉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的元老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之后,递补了这几年政绩出色的大司农王邑为司徒,钟繇为大司农。
原本刘备是想递补荀彧的,但陈暮制定了制度,内阁成员可以兼任九卿,却不能兼任三公,因为三公地位仅次于丞相。
如果内阁成员本身就有处理天下政务的权力,再加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禅第一百一十二章 远征西域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两板斧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