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

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


推荐阅读: 强A突发性犬化综合征无敌从超能开始天降巨富超神学院之异能者从离婚开始的文娱我在年代文里当富婆穿成小可怜后她又暴富了当今修仙废物现况大佬的团宠女配太抢手奈何王爷不上道全能医妃又野又美捡到傲娇妖帝后我又真香了

但规范修史工作是唐朝的事情,汉朝还没有完善这方面的制度。
陈暮自然不会允许历史记载这么持续混乱下去,于是在兰台开设弘文史馆,广招学者,由太常主持整个修史计划。
所以这就有了今年朝廷准备大张旗鼓修史的计划。
不过蔡邕年岁已大,这个工作比较繁重,无法持续担任,便由他精挑细选,选了学生阮瑀、欣赏的后辈徐干、王璨等人为史馆尚书,帮他完成修缮工作。
除了修史以外,陈暮还主持了整个国家典籍修缮、整合、编纂等工作。
就如同朱棣修的《永乐大典》一样,他要把全天下的典籍收录进大汉国家图书馆里。
只是朱棣的《永乐大典》属于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没有任何确切的作用,放在仓库里起灰。
而陈暮这么做是因为董卓之乱对东汉的鸿都馆、兰台、辟雍馆、东观、石室、宣明、太学等藏书场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需要重新恢复。
并且随着造纸业的蓬勃发展,纸张广泛传播,原来几乎所有藏书都是竹简,现在也要全部誊录到书页上,编纂成册,印刷成书。
将来这些书本会经过挑选,有些会变成课本,有些会变成学者研究用的典籍,还有些则成为丰富国家图书馆的一部分。
从这一点上来看,陈暮对目前大汉所有残存的典籍重新进行修缮和清点工作,实际意义肯定要比朱棣做得更大。
要在大汉这样一个封建社会提供开放的知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但好消息在于这些事情也许用不了他去管。
因为光今年修缮清点工作才开了个头,仅仅简单预估了一下,光初步的清点、分类、摘抄、誊录、研经等工作,可能要持续数年之久。
然后将来还得大量校准、勘验、选摘、印刷等,就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用了数年到十余年时间不等一样。
像这样的工作会用很久的时间,到那个时候也许陈暮在不在还不知道,只能说现在在做这项工作,未来算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吧。
目前民间科学发展还是比较活跃,在物理学、数学、化学都在迅猛推进,而与此同时,今年年初,大汉朝廷正式启用了公元纪年。
从前些年开始,朝中大臣对于刘备年号问题有过上书建议,询问刘备是否要进行改元。
因为汉武帝到现在,自从年号创立,皇帝频繁更换年号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刘备得到上书之后,便询问陈暮,要不要改元?
这件事让陈暮想起来,必须要进行规制。
一是得确定一皇帝一年号制度,这样方便百姓和百官记事。
二是要确定公元纪年,让历史更加清晰。
前者好说。
刘备听闻以后最好确定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制度,以此方便天下黎民百姓,便同意了陈暮的请求。
如此刘备在后世历史上,也被称为章武大帝。
而后者就比较麻烦。
因为确定公元纪年远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容易。
陈暮与算圣刘洪和他的学生徐岳一起多次研究历法,重新改良完善“乾象历”,试图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年份。
但可惜的是刘洪年岁已高,在去年春天病逝,使得这件事一直拖着。
到今年年初才终于完善下来,于年中总算是颁布了新的历法,确定了三百六十五天一年以及二十四小时和闰年等新概念。
历法当然还是农历,这毕竟是华夏几千年文明以来的智慧结晶,像二十四节气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公元纪年如何确定,就是几个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们要头痛的问题。
这跟算法无关,跟历史有关系。
后世西方的公元纪年,其实就是耶稣的生年为时间原点。
一战和二战由于西方掌握了工业革命的技术优势,迅速积累原始资本,成为了世界霸主,因此全世界的人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他们的公元纪年。
但现在。
世界霸主是大汉。
耶稣在陈暮眼里连个屁都不是,更别说拿他的生日做公元纪年。
所以就得重新划分公元纪年。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话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时代变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十二年第一百二十章 开关一按,便是半个盛汉第一百二十一章 强汉的两板斧第一百二十二章 将星陨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万国来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