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少帝成长计划 第00七十一章:高庙

第00七十一章:高庙


推荐阅读: 陈不凡林雪瑶长公主饶命穿成炮灰后我养崽岳风柳萱小说岳风柳萱免费小说可爱过敏原偏执狂太子暗恋我(重生)这膝盖我收下了!上门赘婿,我是赘婿岳风柳萱上门赘婿岳风柳萱入门女婿吻天的狼岳风柳萱

冬阳西落,寒雾渐升,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间,却满是温暖祥和的氛围。

在时隔近一个月之后,长安城终于在今晚,回到了往日的和祥、安乐之中——每一家、每一户,都在今晚夕时飘起了炊烟。

这在过去一个月里,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米价实在太贵了···

熬煮而成的粟米粥,从一个个寡淡的喉舌中流如胃中,腊月凛冬的寒冷亦是被驱除了大半。

无数衣衫褴褛的百姓蹲在门槛上,将碗低的米粒仔细舔舐赶紧,舒舒服服的打了个饱嗝,便叫过家小妻儿,向城南高庙的方向再三叩拜。

“当今真乃圣德之君啊···”

“说是圣人也不为过!”

无数人心里想着,再次甘之如饴的向高庙叩拜:“太祖高皇帝在上,小民谨拜···”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当今如此体谅百姓疾苦,甚至不惜将宫内自己吃的皇粮搬出来卖给百姓,都是因为——太祖高皇帝生而神圣,刘氏得天命以治天下!

若非如此,何以先有太祖皇帝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后有当今圣上忍饥挨饿以出内粮?

爱民如子,莫过于此!

当今如此仁德,必然是受孝惠皇帝之遗德的影响!

若说之前,坊间对那则‘上非惠帝子’的传闻,持的是嘴上说着不可能,心里想着不一定的态度;那今日过后,就大不相同了。

——但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再说一句‘上或非惠帝子’,周边的人绝对能生撕了他!

尤其是在下午,长安百姓几乎尽皆云集未央宫北,购‘御赐之粮’后,刘弘在北阙说的话,在百姓口耳相传中,一日之间传遍长安城!

廷尉、内史、卫尉三司共审,杂治一案,这意味着什么?

这味道,长安百姓太熟悉了。

——太祖高皇帝七年,匈奴入侵代地,太祖高皇帝次兄、代王刘喜弃国而逃,长安舆论一片哗然,天下轰动!

高皇帝大怒,令廷尉、宗正、奉常杂治此案,以定刘喜之罪!

这件事到最后,太上皇刘太公出面苦苦哀求,高皇帝才出于孝道,赦免了刘喜的死罪,将刘喜贬为合阳侯。

现在,杜氏以区区商贾之身,被当今下令三司杂治,其意味,就再明显不过了:安陵杜氏,完了。

即便杜氏一门是圣人转世,德行无缺,依旧没有幸免之理——挂在杜氏身上的那一纸商籍,就是最大的原罪!

以商贾之身劳天子费心,便已经是滔天的罪过了。

就更别提杜氏沾上的,还是‘囤货居奇’、‘扰乱民心’这种大罪了——这两个罪随便拿一个出来,被任何一个不姓刘的人沾上,都是必死无疑!

而刘弘那一句‘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更是让长安百姓心中被自豪和踏实充满。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定都长安,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授民田爵时,都从未如此赤裸裸的说过:天下百姓,朕子民也!

听闻这个消息,无数人家对着未央宫三叩九拜,表达着自己仅有的感恩。

更是有不少纯善的百姓,或以泥巴揉捏,或雇木匠削刻,做出了一个个或简陋、或精致的‘当今圣上’塑相,严格交代家人要早晚叩拜,为刘弘祈福。

※※※※※※※※※※

汉高庙,位于汉长安城最南,自安门入长安,看到的第一个建筑便是高庙。

在历史上,景帝登基之初,内史晁错力主削藩,得到了景帝刘启的大力支持;而时任丞相的故安侯申屠嘉却坚决反对,并因此与晁错结下了仇恨。

但在景帝在晁错背后撑腰的情况下,身为丞相的申屠嘉却根本奈何不得晁错——内史,这区区九卿。

最终,申屠嘉只能以‘内史私损高庙墙恒’来攻击晁错,试图以此阻止削藩大计。

殊不知,晁错在刘邦的高庙上挖出的那个洞,是景帝对他完全失去耐心的表现——那是一个专门为申屠嘉准备的圈套。

在景帝刘启的操纵下,此事最终不了了之,申屠嘉也终于遂刘启的


相关章节: 第00六十六章 秦牧滞留第00六十七章:田兰第00六十八章 登闻鼓响(中)第00六十九章:宫墙第00七十章 唯百姓苦第00七十二章 夜宿高庙第00七十三章:陈平第00七十四章 神秘悍匪第00七十五章:陈平第00七十六章 夜幕降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