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越成7岁朱慈烺小说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部、军队大调整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六部、军队大调整


推荐阅读: 千年男神在眼前:第57次告白特战兵王晚明太子朱慈烺回到明朝当大帝朝元纪事朱慈烺穿越小说锦鲤小仙女的人间日常[三国]穿越到三国撩赵云人间重晚晴我家超市通三界每一天都想离婚梦里马甲无数

工部尚书的人选也没动,还是熊明遇,朱慈烺命他在江南数省建造学校万余座,明年开春前必须完工。

朱慈烺将学校一块从礼部单独拿出,成立教化部,由李岩任尚书,冒襄和黄宗羲任主事辅助。

冒襄和黄宗羲都上岸了,冒襄识相灵活,还有才能,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比较先进,而且他们都是复社成员。

复社在江南的影响力极大,历史上抗清报国的人才也不少,朱慈烺任用他们二人,变相的拉拢复社年轻骨干,让其不闹事,发挥各自的才能,也是为了分化复社。

朱慈烺将聚贤楼招募的士人经过筛选移到翰林院,充当内阁顾问;将皇明军校迁到了南京,仍隶属军机部。

都察院左都御史由李邦华担任,主管官员的法纪监督,配合吏部的京察和考成法,其他所有职能全部收回。

南京守备和镇守太监一职没有变动,继续由魏国公和韩赞周担任,由于南京兵部变成了军机部,他们二人早已被架空了,除了能指挥得动南京京营这万把人,江南各地的驻军已跟他们没关系了。

朱慈烺任命邱致中为凤阳镇守太监,镇守太监所有权利全部收回,只负责掌管江北的军工厂和铁厂。

因史可法岳父去世,回家守制,漕运总督一职由抚宁侯朱国弼接任,朱慈烺暂时没有动他,任命朱大典为南直隶巡抚,顺道监督漕运。

原来的军屯部由赵景麟主管,负责操练各地屯田兵,军屯部的人不能入军机部,这是朱慈烺定下的规矩,避免练兵权和调兵权重合。

后勤部由太监卢九德主管,卢九德作为勇卫营的老人,多次随军作战,又深知兵法韬略,掌管后勤问题不大。

所有涉及到军队的部门,没有一个文官担任一把手,全由武将掌管,朱慈烺也不打算将来在军机部安插文人,准备来个文武分治。

对外作战,皇帝和内阁决定打不打,指定了作战任务后,至于怎么打,是军机部一众将军和参谋需要商量的事,文臣不得干预。

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术业有专攻,文武两班只需对皇帝负责即可,避免重蹈戚继光的悲剧,一代名将被文官的党争拖下水。

朱慈烺宁愿在自己百年后,大明的武将集团坐大,走对外扩张道路,也不愿文官一味的守成,不思进取。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他一天没死,下面的人就翻不了什么大浪,未来大明具体如何平衡文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慢慢的改进。

最后,朱慈烺对军队进行再次扩编,目前南直隶和湖广两省共有屯田兵近二十万,这些屯田兵从两三年前就分田操练,如今已经有了规模,火器配备率达到五成。

朱慈烺经过深思熟虑后,将十万天武军和二十万屯田兵划分为七大军,分别为天武军、龙武军、神武军、靖武军、定武军、安武军、天雄军。

天武军:朱慈烺的嫡系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装备着最精良的武器,如今是大明乃至整个东亚最为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由孙应元统领,驻守南直隶。

龙武军:完全由骑兵组成的机动力量,右天武军三万骑兵独立成军,与八旗军多次血战,用鲜血向所有人证明他们的强悍,由曹变蛟统领。

神武军:由天武军重炮旅独立成军,是大明顶尖科技的结晶,拥有红夷大炮上千门,国之重器。

靖武军:人马五万,由黄得功在湖广操练的人马组成,调驻浙江,镇压反抗新政的地主、士绅。

定武军:人马五万,由周遇吉统帅,接黄得功的班,驻守湖广。

安武军:人马五万,由杨御蕃统帅的两万安武军扩编,调驻江西。

天雄军:人马五万,由卢象升的天雄军余部扩编,现任统帅卢象坤,调驻两广。

七大军在募兵、操练、军令等方面,皆按照天武军的军制模式进行整编。

十月中旬,七大军完成整编,朱慈烺正式向江南各省下达政令:废除人头税,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全面清查各省隐田,实行摊丁


相关章节: 第四百三十七章:侯方域第四百三十八章 威慑第四百三十九章:时报第四百四十章 全民解题的浪潮第四百四十一章:杨廷麟第四百四十三章:商税第四百四十四章 户役制度第四百四十五章:商税第四百四十六章 连个娼妓都不如第四百四十七章:张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