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锄清 第二百一十八章:《含章馆诗集》案

第二百一十八章:《含章馆诗集》案


推荐阅读: 他是黑化万人迷宴影帝的后台是个律师我的女友超可爱开局就是你祖宗重生90之白手起家纵横在群侠世界史上最强炼体师乡村之鬼谷医仙龙珠超的超赛神开始洪荒关系户精灵之树果甜品师从NPC到魔教教主

“王爷,朱三召开恩科,名声毕竟是不好听的,我们可以以大明复国,召开科举啊!”

“王爷你想想看!朱慈烺在我们的手上,若是我们以此人为由,召开了科举,这士人还不是要赶紧上来抱大腿?”

“况且!”

夏国相轻笑道:“这士绅可不是都有钱的,不是还有那穷秀才么!王爷可以让人放出风去,就说只要是考上了状元,赐予白银千两,二等进士则赐银五百两,余下三等,皆有不等赐下!”

“王爷,这世人熙熙皆为利来,只要我们放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难道还会有人不贪慕虚荣吗?”

见到吴三桂神色不对,夏国相急切道:

“王爷,这可是非常时期啊,只要我们说动尚之信,将南方连做一片,到时候,何愁百姓不做投靠?”

“而今那朱慈炯有着首义的名头,又风头正劲,若是我们再不反击,怕是民心将会全部倒向朱三啊!”

吴三桂阴沉着脸。

他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但是,正如夏国相所说,天下士绅就这么多,况且人言可畏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若是真的让朱慈炯开了几次科举,到时候民心怕是真的要全部倒向朱慈炯了!

一念及此,他叹息一声,只得点了头……

……

山东即墨。

此地濒临海边,有一方石屋,却是黄培所铸。

这黄培,乃是即墨黄家子弟。

即墨黄家不乱辈,都是一门老祖传下,到了黄培这一代,却是第八辈。

黄培之父名唤黄嘉善,乃是大明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褒赠“四世一品”。

万历三十九年的“三边大捷”,就是在此人主持下获胜的。

黄培有一个堂兄,名唤黄宗昌。他是黄嘉善之侄,天启二年进士,授雄县知县。

崇祯元年,黄宗昌被奏为“天下循良第一”,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崇祯二年,黄宗昌奉旨巡按湖广,查结了一些疑难积案。

崇祯十五年,清兵入侵关内,横扫山东境内直抵胶东,十二月围即墨城。

黄宗昌变卖家产筹措军饷,率乡民登城据守,其次子黄基英勇善战,随父日夜守城,中流矢贯额,仍力战不退,至晚重伤身亡,其妻妾殉节,家中子侄辈殉难五人。

黄宗昌强忍悲痛,率众三战三捷,保住了即墨城。

世称之“一门五烈”。

清廷入关之后,黄家众人隐居乡野,屡拒清廷招揽……

他不屑与新朝权贵结交,不惧剃发令,依然蓄发宽袍,爱憎分明。

因为受到客居即墨的诗人宋继澄父子影响,闭门谢客的黄培开始参与宋所组织的诗社的活动,借诗明志,抒发胸襟。

康熙元年,黄培把27年来所作280余首诗编作《含章馆诗集》,刊刻传世,赠与亲友,以笔为刀,抒发心中怨愤。

如果事情只是就这么发展下去的话,也只不过是一个遗民罢了。

然而,为了对付天下士卒,打断汉人的脊梁,清廷的文字狱却是越来越盛。

这黄家,曾经收留了一对半逃难祖孙三代,就是姜宽、姜瓒、姜元蘅。

一样米养三样人,祖孙三代累受活命之恩的姜家,非但不感激黄家的恩德,更是开始怀恨在心。

自幼被当做家中从子收养的姜元蘅,并不曾被黄家苛待半点,更是不惜钱粮,供养姜元蘅读书。

清廷南下,让不岔黄家可以做少爷,他却只能做书童的姜元蘅,感到时机来了。

黄家诗书传家,累世官宦,家中教育自然是顶尖的,姜元蘅也跟着学会了一肚子墨水。

顺治六年,早就在明廷拿到了举人功名的姜元蘅,偷偷跑去京师,参加了科考。

不知是小人的幸运,还是民族的不幸,姜元蘅以殿试29名的成绩,高中三甲,是为进士。

但是,此人素来心胸狭窄,在任上却做不出一个好成绩,再加上清廷已经将北方大半土地跑马圈了起来,他这个亲民官,自然就没有了政绩了,不多久,就丢掉了官职,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一十三章:神医朱方旦第二百一十四章:孝庄连夜招鳌拜第二百一十五章:为君焚的石头记第二百一十六章:我与清廷不共戴天第二百一十七章:吴三桂吃瘪第两百一十九章:小人是辩不赢的第两百二十章:黄培洗脱顾炎武第两百二十一章:白骨垒成丘第二百二十二章:恩科指南第一百二十三章:王夫之困顿汉口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