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书 第242章 举不举?

第242章 举不举?


推荐阅读: 小说沈浪苏若雪流年沉醉忆盛夏糖果果至尊神婿叶昊郑漫儿一纸幽帘轻似梦开局资产提升一万倍第九艺术之书重启重生史前当巨鳄前世今非不期而遇你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聊斋当县令我能提取镜中物人鱼宝宝在星际

婢缴纳三千钱的税,为了付关东流寇,征兵居然征到了他们头上!

过去可以与官府勾结,把赋税和徭役负担转嫁给平民百姓,但随着不少编户齐民逃匿为流民,官府征不够人,豪强们也被迫出血。

这还得了,对新室的愤恨不满与日俱增,众人今日齐聚一堂,就是商量要不要举兵响应。

但还得看豪强之首,邛成候王元的态度。

而王元此刻,正在内院看着王隆送来的檄文,踌躇不已。

“列尉豪右对王莽早已不满,就等一个时机。若是伯鱼以复汉为名,诸豪自是立刻响应,可和檄文上,既未斥责王莽篡汉之罪,也无光复高祖、文帝之政的宣谕,如何让人信服?文山,你且与我说说,第五伯鱼,究竟意欲何为?”

“何为?反莽是也!”王隆对政治不太敏感,又因为檄文上有扬雄遗书词句,让他情绪也燃了起来,参与此事的目的,更多是为夫子出气,没考虑长远。

被叔父点明,才意识到问题,他没参与第五伦的核心会议,也莫名其妙。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纵是王隆并不擅长游说,也在努力劝服叔父:“现在的形势,就譬如贾生所言,陈胜吴广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壮大为张楚,已经兵临戏水。陈、吴未曾承诺恢复六国,但天下云集依然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究竟复不复汉,得灭了王莽再说,事成之后,大将军自会在常安会集诸君,共商大计!叔父若能率列尉豪右并举,他日三公九卿之位,何足道哉?”

但问题是,做谁家的三公九卿呢?这是王隆也说不明白的事。

这让王元颇为迟疑:“退一万步说,伯鱼,能胜么?”

“若是渭北响应,那便是以五陵围常安之势,必胜!”

王隆知道,王元还是想坐观成败,遂力劝道:“叔父,别家可以犹豫观望,唯独我家不能!”

“为何?”

王隆道:“我去关东时,别人一听我姓王,还是列侯之家出生,遂以为我家是皇亲。”

王元吓了一大跳:“胡说,我家与元城王氏,并无半点关系!”

“外人岂能分得清孝宣王皇后和孝元王皇后?”

王隆笑道:“王莽姓王,我家也姓王。”

“王莽是汉朝外戚,我家也是汉朝外戚。”

“汉朝灭亡,叔父侯位保留,还被文母太后念及邛成太后之恩泽,赐了长平馆,一旦新室灭亡,等待我家的是何种前景?大将军与王莽决裂,就是不愿随新莽一起倾覆,我家难道还要赖在船上,直到沉下去才跳么?”

“倘若大将军不能胜,事后五威司命追查,发现叔父与第五氏关系颇为亲近,宴请过第五伦,赠第五霸斗犬,还有我这与其同门的从逆之人、我看这长平馆,也要化作丘墟了!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确实,他们邛成王氏,是不得不反啊!

王元沉吟了,又看了一遍檄文,第五伦再不济,也是本乡本郡之人,军纪也不错,确实较绿林、赤眉更让人信赖,既然如此,那就走一步,看一步罢!不管未来如何,若想要宗族存续甚至大兴,常安的新莽,必须毁灭!

“然也。”

他赫然起身:“我愿说服长陵、阳陵二十余家豪右,举众数万,响应第五大将军!此时不举,更待何时?”

……

过去十余年间,王莽的每一封乱命,官吏们狐假虎威的一次次訾税,都在渭北一点点积累薪火,近年来内外交困的穷征黩武,更是浇了膏油。

火焰从渭南鸿门点燃,射过渭水后,这把火极其迅猛,阳陵、长陵,这两个占了列尉郡小半人口的大县相继举事。

而作为第五伦火把的耿弇、第七彪,也带着数千兵卒,于五月二十七日,抵达汉惠帝的安陵邑,围城一角,一边整军休憩,一边射入檄文叫降。

安陵已经属于“京尉郡”的范围,第五伦的名声在此没那么好使,城中颇为混乱,官吏兵卒慌不择路,百


相关章节: 第237章 革命第238章 杀去常安第239章 二五第240章 我替你骂了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243章 好日子第244章 哭,都给我哭!第245章 义在东军第246章 南巡狩第247章 进京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