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书 第267章 我为王

第267章 我为王


推荐阅读: 小说沈浪苏若雪流年沉醉忆盛夏糖果果至尊神婿叶昊郑漫儿一纸幽帘轻似梦开局资产提升一万倍第九艺术之书重启重生史前当巨鳄前世今非不期而遇你满级大佬从斗罗开始我在聊斋当县令我能提取镜中物人鱼宝宝在星际

河西之地,在黄河以西,洛水以东,秦得之,便可东窥三晋,进取中原;而若是被敌国得了去,秦这个国家还能不能维持都是一个疑问。

是故从春秋开始,秦国就费尽心思向河西扩张,先跟晋国打了两百年,屡战屡败,三家分晋后,又跟分到河西之地的魏国卯上了,百年之间,打了五次大战,当真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然而还是胜少败多……

“魏占据了关中东部,恰恰是今田况所占据之河西及翊尉,分界正好是洛水及渭南郑县。”

第五伦按照他说的一瞧,顿时乐了,这局势,可不是一模一样么?

而当年最著名的一场河西之争,是魏将是吴起指挥的,据说以一敌十,打得秦军大败。

那时候的秦军,还没有经历商鞅的改革锤炼,战术落后,用吴起的评价就是“秦散阵而自斗”,一盘散沙,空有匹夫之勇。

那第五伦的军队,就更是低配的乌合之众了。

而田况,以其在新朝二千石里鹤立鸡群的表现,也算个低配版吴起吧。

景丹分析道:“此人虽善将兵,曾大破赤眉,但先前之所以能纠集上万人,不过是指望王邑能够大胜归来勤王,王莽南蹿,新室残余茫然不知何往,哪怕田况再得军心,其属下势必心绪动摇,士气大落。”

“更何况,明公还有一个当年秦国没有的优势。”

第五伦知道是什么,往河西之北的陕北高原看去:“上郡。”

景丹颔首:“正是上郡!此地东带黄河,北控并朔,为形胜之地。战国时,魏人入上郡于秦,而秦益强,其地外控戎索,内藩京辅。一旦上郡出一支翟骑南下,也不必多,千骑足矣,则河西首尾不能相顾。当年若秦已取上郡,吴起恐怕不能赢得那般轻易。”

第五伦记得,景丹过去也爱看兵法,喜欢点评战例,但仍是纸上谈兵。这四五年间,去去上谷实践了几年,打乌桓、匈奴涨经验,确实是练出来了。他的分析不但有谋,还有略,第五伦只感慨,自己真是运气好,捡到宝……不,是开局手握重宝啊!

景丹道:“我月初时,正好滞留于上郡,而此番南下,亦是马连率马员遣人护送。”

第五伦来了兴趣:“马公得知我反了王莽时,说了什么?”

景丹笑道:“马公当时只手足无措,惊呼,‘伯鱼害我’!”

马援嘴紧啊,这是第五伦知道的。

丈人行跟其亲兄竟是一点消息没透露,马员还以为第五伦要南下为大新尽忠,还颇为遗憾,这忽然举事,消息传到,可把马员惊呆了。

看来马员作为马氏家主,还是不如其弟那做贼的胆子大。

不过随着局势进展,王莽派去取代马员的使者刚抵达,就传来了第五伦速破常安,驱逐王莽的消息。马员也就冷静下来,分析之后,发现马家和第五已经在一条船上,也只能响应,将绣衣使者杀了祭旗,反他娘的,他也不做新臣了!

至于复汉……目前上郡周边尚无汉可投。

“田况手握两郡,拥兵上万,可能还得了些西蹿的洛阳新兵加入,纵是吾等有上郡相助,但欲取河西,还是要打硬仗。”

景丹又建议:“明公,我或许可修书数封,给河西司马氏等几家豪强写去,劝彼辈归降,彼辈虽不如京兆豪强,但凑起来也有数千兵力,乃田况一大助力,我是师尉人,以乡党之谊说之,或许……”

“可以写,但吾等不会等彼辈回复。”第五伦知道时间不能再拖,容不得河西豪强们纠结十天半月。

“等上郡骑从一到,便渡过洛水。”第五伦敲着案几,经过取常安一役后,他可算明白了,往往最容易的路,其实才是后患最大的。

“铁不炼不成钢,我麾下的兵,就需要打几场硬仗!”

……

PS:盟主加更5/17

明天更新在13:00。


相关章节: 第262章 点击就送第263章 家书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战第265章 孝子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268章 王司徒第269章 儿皇帝第270章 其血玄黄第271章 打拳第272章 周公吐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