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武帝和他的李夫人 第五十八章 射覆

第五十八章 射覆


推荐阅读: [庆余年/all闲]上有苍穹世生[赤发白雪姬同人]旅者我在广陵邑当花农[剑三]只准你欺负大城迷你爱考中秀才后我变傻了我和鬼帝“虐恋”情深快穿之大佬又疯了魔道衍生-全员he爱豆有后台(娱乐圈)幸好

垂首不悦:“大汉与匈奴水火不容早已经撕破脸皮,此时更弦易辙,不仅前功尽弃,反而会助长匈奴人的威风,令他们有恃无恐!匈奴一日不除,则边境一日战事不休!”

让他放弃攻打匈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刘彻只恨不能将他们一锅端了,不过这个想法也时刻在他脑海里酝酿着。

郑当时无从辩驳,只好妥协:“陛下之言,臣无言以对。然陛下御极以来,口赋税钱不降反升,徭役期长且渐低龄,倘若为战事筹措纳征,臣私以为不宜再增苛捐杂税,使民负累沉重乃亡秦之道,况多年来兴兵御侮,家园破碎,黎庶如蒸,屈子有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陛下素喜《楚辞》《离骚》岂不察纳雅言?臣望陛下怜恤苍生!”

“诚如斯言,朕不欲加征百姓。然兵者,乃国之大计,马虎不得!”刘彻也很为难,不加征赋税筹措军饷,无法保障军队的运转,但郑当时的话也是肺腑之言,老成谋国,不得不听。

郑当时闻言,只好再次妥协,帮助天子渡过难关,于是献计道:“既然如此,臣只好昧着良心为陛下出出蠢招。”

刘彻听他这般言语本有些不痛快,但他既然有策略又愿意献计,心里边还是高兴的。

“卿但说无妨。”

郑当时再拜,陈计道:“自古官商有别,地位分明,商人地位低贱,自高祖以来皆明法规定,商贾之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乘坐马车,更重要的是不得入仕为官。凡此条令极大抑制商人的仕途,使得从商者皆依赖为官者,攀附权柄意图牟利,倘若陛下放宽限令,置赏官名,使民得买爵,天下富豪商贾莫不驱从。”

所谓置赏官名无非是个头衔而已,并不享有政治特权,也不享受任何经济待遇,无非是听上去响亮,与正经爵位不同。

刘彻皮笑肉不笑:“这是个损招啊!”

拿爵位利诱天下人,还是一个“空头支票”,实在是件不光彩的事情,但大敌当前,刘彻也顾不了那么多。

“置赏官名,卿全权负责。”

“谢陛下!”

郑当时表情凝重,低头走出宣室,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士绅,他原本十分排斥这种做法,但如今也是为了天下人才出此下策,别无选择。

刘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愣怔半晌,他是个正直有风骨的臣子,却愿意在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得失,献计献策,心中为之动容。

郑当时洁己奉公,刚正不阿,深受士大夫好评,就连汲黯也将他视若知己,但在他悉心制定“武功爵”后便遭到朝廷文武大臣的口诛笔伐,唾沫星子恨不能喷到他脸上。

“大司农凭一己之力,让满朝文武颜面扫地,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呸!败类!竟也有脸面位列朝堂!”

“高祖之法败于当时,霍乱朝廷刚纪,可耻可恨,万死难以赎罪!”

承明殿内朝廷大臣唇舌相向,聒噪不已,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郑当时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一句为自己辩驳的话也没有说,在他决定向天子献策时便想好会有这番遭遇。

真正让他心里难过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天子,只能想到这些蠢招。

朝臣们摇唇鼓舌,聒噪了大半天,正经的事情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却总是在揪着郑当时骂,刘彻非常恼火,厉声斥责:“都说完了吗?”

满朝文武见天子龙颜大怒,顿时噤若寒蝉,承明殿寂静无声。

“大汉士卒在前线浴血奋战,尔等不思战事艰苦只顾着逞一时之快,叽叽喳喳!大司农此举纵有不妥,那也是为天下人尽心尽力,尔等若有更好的策略,何不借此机会一吐为快?”刘彻目光凌厉地扫视庭下,四周皆一片沉寂,不免失落。

郑当时抬头仰望着天子,在关键时刻他能够挺身而出维护自己,也不枉君臣之义,于是鼻根酸楚感动肺腑,他上前陈奏:“臣年迈无能,愿祈荐贤能,辅佐圣王。”

刘彻满意地扬颔,一锤定音:“大司农谋国而不谋身,尔等当引以为效!”



相关章节: 第五十三章:张真第五十四章 天子病重第五十五章:刘彻第五十六章 初吻第五十七章:刘彻第59章 鬼故事第60章 护夫狂魔第61章 佳人歌第62章 李妍的少女心第63章 破瓜之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