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茶妃的茗泉空间 第四章 娘亲的嫁妆(二)

第四章 娘亲的嫁妆(二)


推荐阅读: 幸好[约定的梦幻岛]爱与星光仙门种田手册萌宝讨债:爱上暖心老公饼婳魔法之究极风暴如淋清风喜不自胜我们的经年时光毒妃她又在装白莲重生之旷世玄医责任的枷锁你是我心中的天意南哥今天涨粉了吗

起其中一饼,端详判断。

显然这个团茶适合当世点茶法所用,茶叶经蒸榨烘干、精细研磨后粉制压模成团(注:有别于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龙凤团茶工艺,此茶实为茶粉团茶而非芽条团茶),茶叶产区必为御制贡茶所出的国之东南灵岩山。这种茶制成后缺乏活态,本身并不具有长期存放的价值,即使在留有通风孔道不潮不燥的山墙夹层中保存完好,也不能与燕纾前世的宋代龙凤团茶乃至明清普洱圆茶相提并论,更不会出现那种后发酵过程中越陈越香的变化。但是此茶胜为前朝顶级御制贡茶,本就存世罕见,且经几十载光阴而不坏,作为古董茶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极高的。

燕纾对这种华而不实的茶兴致缺缺,放到一边,再打开第二个箱子。

第二个箱子里全是陶瓷茶器。

陶的有一套风炉和茶铫(diao)。茶铫用来煎茶极妙。陶砂茶铫耐火、容温、透气无异味,最为常用。眼下这套看似材质普通,却是三朝名士茶界泰斗陆流翁亲自制作使用过的白泥玉书煨,内壁还刻有其印章。煮水口感柔和,泡茶香高味醇。流翁在时,一器难求;斯人已逝,遂成绝唱。

瓷的都是茶壶、茶碗。瓷器在这个世界的前朝得到蓬勃发展,大真朝建立后,随着茶叶品饮风尚的改变,适合清饮的白瓷逐渐取代适合点茶斗茶的黑盏,成为茶器主流。

燕纾的娘亲生前对白瓷情有独钟,日常自然注意收存这些东西。其中有一套造型极度简洁的一壶四杯,胎釉十分细腻,胚质纯净致密,敲击声音清越韵扬,属于高温烧制的精品白瓷。燕纾单独挑出来暂放,等以后情形安定了再拿出去自用。

确定这个世界还没有紫砂茶器,不知道是压根儿就没有前世宜兴黄龙山那样的紫砂泥料矿脉,还是没有人发掘这种原料和工艺,燕纾心中留有诸多疑问,按下不提。

第三个箱子里是整套的头面、佩饰和嫁衣、绣鞋。

这些却不是娘亲原本的嫁妆,而俱是娘亲亲手设计图样,提前为燕纾重新置办下的,满满都是慈母对幺女的爱。燕纾心底暗暗喊了一句“母亲,您安心吧”,既是替原身承了这一份亲情,也是告诉前世突然失去自己的母亲。不能想啊不能想啊。瑟瑟扎心!

第四个箱子没有装满,有半箱的信札、笔记和字画手迹。

信札是别人写给娘亲的,笔记是娘亲的饮茶品鉴录,其中记载了她自七岁起喝过的全部的茶种和品级以及自己的茶评感言。字画则是她日常参加茶会的手绘见闻和茶诗词。这些应该算是一个深宅妇人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全部秘密心思了。

最后两个箱子,装的正是燕纾此番寻来最需要的东西。

满满一箱子玉石、玉饰。白玉、碧玉、紫玉等各种原石和玉制首饰。

满满一箱子金元宝、银元宝。

二十两一个规格整齐的元宝堆还留出一空儿放了只香樟木雕花小木匣,里面平铺着百年老票号汇丰钱庄的票额一万两通兑银票,共有三张。银票下面是一份地契加房契,看地址不是府城城里,倒像是偏远乡下山村的。

小匣子最底层静静地躺着一支木簪,在这一片金光白玉的璀璨氛围中,显出些遗世独立的调调儿。样式简单,颇有意思。

燕纾粗略估算了总数,这下子发财了。

千万别说金玉银钱忒俗啊,有了这些打底儿,咱们燕纾自不必像那些苦哈哈的穿越农女一样,先从野菜和猪大肠起步,嗯,委实不能想象,洗完猪大肠后泡茶的场景……

(作者大大举双手声明,这绝对不是劳动歧视,而是女主的经历要符合写文的主题情境设定哦。当然,如果你们觉得那样违和的写法很爽,也不是不可以安排女主曲折体验一把……嘿嘿闲话少叙,言归正题)

燕纾娘亲这六箱子物件并不在入府登记的嫁妆单子上,属于彻彻底底的私房私藏。究其原因,还是娘家根本不看好娘亲执意要嫁的燕家,怕女儿受这唯利是图的门风的委屈,在明面的嫁妆之外为女儿另行


相关章节: 第一章 为茶谋,不为稻粱谋第二章 静谧的空间第三章 娘亲的嫁妆(一)第五章 有钱也活不下去第六章 暗牌之神乎其技第七章 树不得静,风亦不许第八章 床上有鬼第九章 外院来人(一)第十章 外院来人(二)第11章:王大人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