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胆 第78章 密报

第78章 密报


推荐阅读: 王者大陆之狙击枪神十步神仙我的上单是真的菜带着词典穿越的我拯救世界神道丹帝我在末世折了腰爱情我总搞不定农女重生宠夫至上师尊的反派扶正计划海贼从写轮眼开始一代球皇之大帝传奇异能田园之农女谢凉衣

忽必烈在这个时间点,把释放文天祥的信号放出去,其实是有另一番算计的。

原因是,他对东瀛势在必得。

表面上看,攻打东瀛与释放文天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是完全不搭边的两件事。

可只有忽必烈自己知道,这两件事关联很大。

说简单点,忽必烈缺钱了。

在中原地区以及周边小国用兵,和蒙古帝国时期完全是两回事。

在成吉思汗和蒙哥汗时代,蒙古全民皆兵,大汗一声令下,各部齐上。

只要带上武器和战马,走到哪抢到哪,就地补给,来去如风。

战争的成本很低,甚至只要有仗打,就不会亏本。

但是,入主中原之后的局面却完全变了。

频繁的攻城战,长时间的拉锯战,使得蒙古神军没办法像在西亚和草原那般靠打赢来补给。

别的不说,襄樊前后打了三次,最后一次打了六年。重庆更是拉扯了三十多年。

这使得忽必烈不得不改变政策,学汉人一样,屯田积粮,重视财政,以备战争之用。

赚钱的买卖开始变成了赔钱的买卖,至少在征服某地之前,是看不到回报的。

这就像个无底洞,忽必烈即使是文武双全,也做不到连财税都亲力亲为。

所以,他重用阿合马、桑哥这些善于理财的色目人。

但是,钱是还不够。

忽必烈真的没想到,攻打一个小小的东瀛三岛居然比攻打南朝更加的耗财耗力。

远渡汪洋,粮道甚远,这其中的耗费让他头疼。

而且,为了一举拿下东瀛,也为了将来追击残宋余孽,他必需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水军。

这玩意更烧钱,元朝几乎负担不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开源节流,尽快增加税收,便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目前,大元的主要财政收入还是来自北方。

继承于金国的甘陕、河南、河北和燕赵、东山等地,经过几十年的深耕广植,已经完全掌控。

但是,由于要防范窝阔台汗国和金帐汗国,投入甚大。

加之南方新占,叛民不断,难以恢复生产,也需要北方支援。

如今的财税勉强维持现状自然没问题,但要渡海作战,却是彻底透支了北方的国力。

忽必烈自然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尽快平定南方民心,成为大元另一座钱库。

事实上,忽必烈为此早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

包括派遣国相阿合马南下亲治,还有极为宽松的对民政主;包括中统钞,也就是不惜血本的,兑换旧宋的十八界会子。

要知道,随着赵宋的渐渐覆亡,宋朝发行的十八界会子已经和废纸无异,百贯钞顶不上一贯钱。最甚之时,百五会钞只抵一贯。

而中统钞因为有各地的准平库银支撑,价值稳定。

官定三贯中统钞兑一贯铜钱的汇率,始终坚挺。

忽必烈为了赢得南方百姓的拥戴,诏令南方三贯会钞可换一贯中统,让百姓手里的会子不至于一文不值,更不至于倾家荡产,可谓是做足了功夫。

但是,没用。

即使忽必烈如此善待南人,还是民叛四起,就好像对赵宋无比忠心一般。

为此,忽必烈头发都急白了,只能祭出在南方有着超然地位的文天祥。

放了他,可以彰显忽必烈的仁慈,安抚民意。

杀了他,也可以威临四方,震慑宵小。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放或杀,哪一个对忽必烈更有好处?

对于此事,朝中议论纷纷,各持已见,让忽必烈也是犹豫不绝。

没办法,只得等阿合马回京,听听他的意见。

这一日,忽必烈于大宁宫中正批阅奏报。而上本之人,正是在高丽主持攻倭军务的张弘范。

上面除了禀报了三军务战的进度,另一件事就是——要钱、要粮、要人!

看得忽必烈眉头不展,又想起文天祥这事儿来了。

若有所思,便传阿丹入见,“去通传叶李、王积翁、留梦炎、赵与芮觐


相关章节: 第73章 不知妾美宁国侯第74章 鸡冠花成精第75章 消息第76章 指点迷津第77章 抽丝剥茧第79章 夜谈第80章 不敢相见的人第81章 可怜的谢道清第82章 气场第84章 良计

也许你还喜欢: